“大家听明白没有?”唐青问道。
旁边没有人点头,也没有人摇头。
“给我一支笔,我给你们画出来。
画出来,你们一看就明白。”唐青说道。
有人赶忙给他递上笔和纸。
唐青按照系统里的图片,几下就给画了出来。
唐青学土木的,画画还是算可以。
主要长明灯结构太简单,照着很容易画。
唐青把画完的画递给马馆长,“马馆长,你应该有印象吧?
因为另外是分之三在你们国博的库房里。”
马馆长看了一眼图,想了想,又摇了摇头,“没印象。”
唐青觉得不可能,系统都说了在国博里。
而且系统还明确的说明在国博的原因。
“马馆长,国博库房藏品太多,你或许记不了。
那你还记得定陵乾隆墓出土的时候,里面就有一件残品长明灯。”
马老一把拿过图片,“他不知道,那时他还不是馆长。
当时我是馆长,我看看。”
唐青无语,俩父子轮流当国博馆长。
马老拿着看了,又拿给申老看,然后两人点了点头。
马老说道:“看到图片,我和申老就想了起来。
当时定陵乾隆墓出土的时候,确实有残缺的长明灯。”
马老又画风一转,“可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时定陵乾隆墓出土的东西,只显着于文字,连照片都没用拍过。
而且当时你都还没出生。”
唐青按照系统的讲解说道:“当时这盏灯拍过照片,也发表过图片。
我指的是故宫里的四分之三。”
马老努力回想,“老申,又发表过嘛?”
申老回忆了一会,“好像是发表过。
夏国文物出版社第一届委员会的成立,当时故宫所有的文物都拍过照。
当时的照片都上过《夏国文物》杂志的期刊。”
其它人都听懵了,夏国文物出版社的第一届是什么时候?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人知道。
马老瞪了他儿子一眼,“别到处乱看了。
夏国文物出版社的第一届委员会成立,是1976年。
你们这些五十多岁的人,也才十岁左右,当然不知道。”
几个五十多岁的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当着申老和马老的面,大家被说的一问三不知,简直太丢脸了。
幸好年代久远,他们也还小,才让他们脸面得以保存。
可是唐青是怎么知道?
1976年,唐青的父亲都才出生几年,更别说唐青了。
申老疑惑道:“我记得出版没多久,上面下令就被收缴焚毁了。”
唐青笑道:“这种书那里收的尽。
我正好就看过,应该是当时收漏的。”
唐青也是瞎扯,他看过毛线。
都是系统给他提供的资料。
其它人看着唐青都很惊讶,没想到他连禁书都看过。
他们这些岁数大的人,反而没有看过。
马馆长却疑惑道:“不对啊!
高科技检测鱼缸,不是说里面有鱼组织的痕迹嘛?
怎么成灯了?”
马老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回去多学点知识。
但凡帝王墓中的长明灯,基本上用的都是鱼油。
所以,灯上就有鱼的组织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