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启大帝揉了揉额头,自斟一杯酒,一饮而尽,继续沉浸在往事当中。
他实在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和六弟成为盟友。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而这个主意还是撒克逊给他出的。
当然,撒克逊那时候还不是帝国的次相,而是刚刚升上少司空。这个职位还是自己给他谋取的。
和老六的合作,对于彼此都大有益处。
起码,在信息互通上,都是据实以告的。
大家齐心合力,都往一个方向发力,那就是扳倒太子。
否则,他日,大哥真的登上帝位,一切都悔之不及。
的确,以大哥的仁厚,可能真的不会对自己和老六怎么样,大概也就成为闲置王爷吧。
可是大侄子是不会放过自己和老六。
历史上,为了巩固帝位的“拔牙”行动——这样的事还少吗?
不,比比皆是。
回想起雷吉诺德那凌厉、深邃的眼神,神启大帝至今仍然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然而,事情却毫无进展。
自己和老六花钱如流水,花得都心疼起来了。安插的耳目越来越多,却没找到扳倒大哥的丝毫线索。
唯一可以指责大哥的,就是他好色。
可好色还远远不够把大哥,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
在自己和老六的指使下,几个御史就这件事弹劾了大哥,但父皇却对此一笑而过。
后来,老六那边的人,无意间发现了大侄子雷吉诺德的一个秘密。
他背着皇太孙妃,和一个蛮族巫师之女偷偷好上了,还生下了一个私生女。
两人私会的地点就在人族李家的大宫殿里。
呵呵,怪不得大侄子三天两头就往李家那边跑。
据说,两人是在切磋魔法时,切磋出了火花,最后切磋到床上去了。
当时,老六很兴奋,跑来和自己商量,怎么弹劾大侄子,却被坦普尔力劝不可。
当时,他的意见主要有三点。
第一,神族和蛮族私通虽是大忌,但近几年边疆无战事。父皇和首相也有意向蛮子伸出橄榄枝。无论如何,雷吉诺德和蛮族巫师之女私会,都算不上通敌之罪。
第二,以父皇对雷吉诺德的溺爱,此事大概率只是轻处理。此时弹劾,除了打草惊蛇,并无济于事。
第三,对皇太子、皇太孙的弹劾,在没有五成把握之前,不宜过于频繁,免得父皇生厌。
总而言之,对雷吉诺德一事,坦普尔主张先隐而不发,待到时机成熟时,再一并暴露出来。
自己和老六听从了他的意见。
一年后,事情有了好的发展。
先是支持皇太子、皇太孙的首相傅轻尘病逝了。
继任的李宇尘同样深得父皇信任。但他从不参与党争,从不拉帮结派。
李宇尘保持中立,对自己和老六来说,也是好事。
几个月后,又到了两年一次的“渔阳围猎”。
那一次,恰逢父皇染了风寒,没有去,但父皇最宠爱的晴霁贵妃和首相李宇尘、宫中大总管周辰庆都去了。
和那个死去的傅老头一样,晴霁贵妃也是站在大哥这边的。
在争夺太子之前,大家都没少讨好宫中嫔妃,都想借着枕头风为自己说好话。
算起来,晴霁贵妃是大嫂的远房亲戚,自然就成了他们拉拢的对象。
这些年来,大哥、大侄子可没少给晴霁贵妃送礼。
看着大哥和晴霁贵妃有说有笑,自己当时确实有点羡慕嫉妒恨了,只觉得前景迷茫。
可就在那一晚,撒克逊鬼鬼祟祟进来,给自己献上一计。
他的这个计划实在骇人听闻。要是事情败露,可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可撒克逊信誓旦旦地保证,晴霁贵妃身边的几个贴身宫女和太监,早已被他重金买通。何况这几个宫女、太监的家人全在他掌控之中,绝无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