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江波同志。”
姜红起身礼貌地伸出手和江波握手。“我们此次专访主要是想要记录你的英勇壮举,听说你在捕获敌特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实际上,在延庆分局采访时,刘玉海详细描述了江波的故事。她在脑海中构建的形象是一个大约四十岁的彪悍汉子。但眼前的江波显然比预期中要年轻得多——只有二十多岁,看起来帅气而且举止优雅、有风度。这一印象使她略显诧异,并有些不好意思与其目光相对。
她推了推眼镜,掩饰着自己的窘态。“小江,记得积极配合姜红同志完成这次采访任务。”
陈大龙叮嘱道。 江波回答:“行,那我们就在会议室聊。”
陈大龙还特意嘱咐:“采访时不要太过于谦虚哦,你可是我们西城分局的代言人!咱们已经好久没上专题报道啦!”
说着,他还对江波挤了挤眼睛以强调这事儿的重要性。
尽管被逗笑了一番,可当局长一脸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的时候,他也只能小声且严肃地保证会配合好:“放心,我会做好的,局长大人。”
走进会议室,江波开玩笑地说:
“姜红同志,你也姓江,不知道是不是同乡呢?”
姜红扶了扶眼镜:“不同,我是姓‘姜’的,那个江(姜),不是你说的那个长江之水的江啊。”
姜红虽然年轻,但她往日的采访经历总是能让她掌握谈话主动权。但不知为何今日却意外地有些紧张不安。
不过听了江波这一玩笑话,还是让气氛舒缓不少。而交谈之后,江波从容且得体的态度同样给姜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姜红决定,回去后一定要认真撰写这篇报道。
……
采访结束后,陈大龙特地给了江波半天假,让他准备结婚的事宜。只差一套婚礼被面未备齐,于是江波前往前门大街的雪茹绸缎庄。
一进店,就听到算盘响声噼里啪啦。此刻正值春夏之交,店里顾客稀少。陈雪茹正在柜台上计算账目。听到有人进来,立刻起身迎接:“您是需要布料还是成衣呢?请随便看看。”
对这个时代而言,这是江波第一次来到类似服装店的地方。其实它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服装店,主要是销售布料为主。只有较大的布料店会设裁缝间为顾客做或改衣服。
多年来,陈雪茹一直经营这家丝绸店,虽然现在已经公私合营,她不再当老板,转为私人经理,但论专业度,店里无人能及,所以店里一切事务依然由她打理。
江波看到店内摆放着许多素色简单花纹的丝绸布料。“我中意几个款式的布料。”
他对陈雪茹说,“我是打算用来制作被面的,你们能帮我代加工吗?”
“被面?”
陈雪茹愣了一下。这个时代的家庭妇女都是自己动手做被子,丝绸店主要用于购买布料或做衣服。这种要求对她来说非常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