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此言一出顿时就令在场所有的人大吃一惊,因为眼下的局势已经不受控制,北金的十万大军已经驻扎在长江以北,而突厥与倭国也时常侵犯边境,所以摆在眼前的只有议和这一条选项是上上之策,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杜绝北方的战事,因为一但和北金议和那么就有足够的精力去对付突厥以及倭国。
至于拼死相博则是下策,因为本来去年金陵就遭遇过一场动乱,前年的时候江南大部分地区都经历过洪灾导致粮食可能供应不上,况且本身对付一个北金就已经够吃力了,何况还有突厥已经倭国不断打秋风,如果要打起来那是要冒着十分重大的危险。
“不是主战便是主和,你这拖字何解?”李元的话也让陈卫有些摸不着头脑,就算是拖又该如何去脱,眼下北金可是对于南方这样的富饶之地觊觎已久。
“诚如这字面意思,想必各位大人以及圣上都十分明白,如今主战的话只会是将大宋拖入更加困难的局面,可若是主和的话也未必会如预想中的那般结果。”
“那就先谈谈主和所要考虑到的事情,如果说我们主动议和,势必会割地赔款,这对原本就已经赋税不足的大宋雪上添霜,并且一但丢失长江这道天堑,那么北金南下就是一片平原。”
“最为关键的便是,一但议和就会彰显出我们的软弱,这对于周边其他小国想要分一杯羹的心思也会加重,如果它们暗地结盟是不是又会成为另一个北金。”
“至于求战想必不需要来复述它的后果,皇上已经在场的各位大臣想必也十分的清楚。”
“你所说的不无道理,这些也曾经考虑从到了,那么接下来你来说说这拖字何解?并且去用什么办法拖?”这些问题不光是李元所知道,在场的官员也都知道,因为之前就因为主战还是主和吵得不可开交。
“圣上所谓的拖仅仅是将战或者和这个问题向后推迟一年,在这短时间当中恢复一下生息,将金陵暴乱的原因查清楚,这样就可以将内忧解决,从而专心对付外患,至于倭国那种弹丸小国不足为虑,突厥也只是趁着这段时间打秋风,正在需要抵御的还是北金。”
“至于如何拖下去,陛下不妨以去年江南大部分地区受到干旱的原因,导致收成锐减作为理由。”
说完这么一大串话,李元也是悄悄的咽了口口水,这早上开始就没喝过水,现在又说了那么多话,实在是口渴的厉害,这皇帝当的也没谁了,没看见我都已经说的口干舌燥了么。
听完李元这么一大串的话,场中大部分的人都是陷入了沉思,但是仍有小部分不认同,就比如康王与宁王,对他们来说能议和自然是好事情,如果说此刻打起来又或者真如李元所说的,那么还怎么争权夺位了。
只不过这样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的人对于李元这样的提议也是十分的赞成,如他所说这样的确实是如今最好的办法,相比于其它两个选项,这个选择对于今后能够有回转的空间也是预留了相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