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大人,黄知府派人前来说是有要事相商。”一路都没有交谈的将李元带到一间房屋面前,走在前面的余成武就停住了脚步,然后站在门口大声的朝着里面说道。
“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里面就传来了一道浑厚的声音,余成武听到之后也是转过身体朝着李元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虽然说对这李元很不爽,但是军人便是军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喜恶就带入到情感的当中,所以该有的礼仪也不能省略。
微微朝着眼前的汉子点了点头,李元这才将手中的油纸伞收了起来,然后慢慢的走到门口将房门打开朝着里面走了进去,顺便也将房门给带了上来,现在的天气温度还是有些低的,之前在门口呆了那么长的时间,整个下半身都被风雨打湿了,如今这风一吹也是非常冷的。
进入房间后,这里面的风格与文人完全不同,并没有什么画作和书架,在进门的最前方墙壁上挂着的是一副强弓,而在右边则是一把宝剑,左边是弓箭,放眼望去只有在右边的偏厅当中还挂着一副诗,定眼望去也是一副颇为壮烈的军旅诗词。
走到大厅之后左边的偏厅当中正坐着一个颇为瘦小年龄大约在三十多岁的男子蓄着短髯,在左边的面孔上面还留有一条大概五厘米左右的伤疤,看起来十分的峥嵘。
“在下晏州新上任的通判李元,受黄知府的命令前来有事相商,还望校尉大人恕罪。”
按道理来说通判的职位是要比校尉大的,更何况文官本来就压武官一筹,三品以上的官职还好,这三品以下差别就显得极为明显了,就算是平级的武官在见到文官之后都是矮了一头的,只不过李元这出来咋到新官上任,所以得谦卑一点加上了大人二个字。
“大人两个字可不敢当,黄知府有什么事情要让通判大人亲临这里啊?”李元如此前辈的态度,男子也不好太过冷言相对,虽说官职确实要比他低,但是也不一定说非得巴结讨好。
“是这样的,晏州周边的许多村镇都被洪水所淹没,导致数完的流民来这避难,在下与黄知府商议之后,决定将南城门腾出五百户的居民房子出来,以供伤势眼中和妇孺幼童之间休息,为避免有意外发生才特地前来拜托校尉大人,是否能够腾出一千左右的士兵一同前往。”
将之前讨论的结果和此行的目地说出来之后,李元就站在那里等候者答复,还真别说这校尉的架子还真有够大的,这进来的时候也没见他起身相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