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四月一日,天气多云,太阳已西下。
黄昏时分,治江区镇已经安静下来。
微风轻轻拂过街道,带来一丝凉爽。街道两旁的树木微微摇曳,小镇的居民们已经早早地回到家中,享受着晚餐的温馨。马路边的路灯静静地站立着,散发着昏黄光芒的灯光,照亮了这个宁静的小镇。偶尔有几声犬吠传来,打破了片刻的寂静,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王雪燕今天上午就进城到县委党校报到参加学习培训去了。昨天晚上,她嘱咐江春生,杨登科工作的事,请他尽快帮助落实。
因此,在食堂吃完晚饭的江春生,怀揣着王雪燕昨晚的嘱托,骑着自行车,穿过宁静的小镇,车轮滚滚一路向西,目标直指治江铸造厂。
当江春生抵达治江铸造厂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他轻车熟路地来到厂长办公室门前,抬手轻轻敲了敲门,屋内传来一声沉稳的回应:“请进!”
江春生推开门,一眼便看到了坐在办公桌后的李大鹏。
李大鹏见到江春生,脸上立刻浮现出亲切的笑容,起身迎了上去:“老弟来了啊,辛苦啦!快请坐,请坐!”说罢,倒了一杯茶水,递给了在沙发上坐下来的江春生。
“李大哥,我今晚来是来给你交半个任务的。”江春生笑着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简历,递到了李大鹏手中,并说道:“这是做采购工作的杨登科的简历,你先看看。”
李大鹏接过简历,坐到椅子上,认真地翻阅起来。
江春生在一旁补充道:“杨登科是我们理事会一个同事的大舅哥,他一直在治江针织厂做采购员的工作,这些年来,他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积累了一定的采购经验。而且据我了解,他的工作能力很强,为人处世也非常靠谱。因为现在针织厂的效益实在太差,经常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所以杨登科这才动了换个工作环境的念头。”
听着江春生的介绍,李大鹏不住的点头,同时对杨登科的简历和情况很是满意:“行,既然如此,那就让他来吧。老弟,我不是说了吗?这几个人你说了算。”
听到这话,江春生不禁笑了起来:“哈哈,感谢信任。不过呢,我只是负责推荐,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你这儿。咱们得按照规矩办事嘛!”两人相视一笑,气氛显得格外融洽。
“只要是你推荐的人,我绝对放心——不过工资待遇这方面,你跟他谈妥当了吗?”李大鹏一边从办公桌上的香烟盒中抽出一支烟点燃吸了两口,一边认真地向江春生询问道。
江春生点了点头,回应道:“按照你之前给我的比原待遇高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交底,我已经和他沟通过了。他原本的待遇是每个月 65 元,出差补贴另算。我告诉他,如果来这边工作,工资可以提高到每月 80 元,同样,出差补贴也是额外计算。你看这样安排有没有什么不妥?”
李大鹏又吸了两口烟,沉思片刻后说道:“嗯,没问题。等厂里这次扩建投产后,原材料的采购任务将会变得非常繁重。所以呢,我打算把目前现有的两名采购员都交由他来管理,当然啦,相应地也会再把他的工资提高一点。我想腾出点精力多抓抓生产。”
江春生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那我就先代替他感谢老哥你对他的信任与厚爱了。”江春生微笑着说道。
“哈哈哈!”李大鹏则豪爽地笑了起来,接着道:“老弟呀!我早就跟你讲过了嘛,只要是你推荐过来的人,我肯定都会重用的。”
“李大哥,你这样一来,我的压力很大呀!”江春生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嘴角却挂着一丝笑意,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