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渊凯的城墙上换成了三头龙的旗帜。林天半跪在丹妮莉亚面前:“渊凯已经在您的手里。”
巴利斯坦爵士和乔拉爵士十分的吃惊,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迅速的战斗。打开城门,里面的军队立马就投降了,完全没有抵抗的意志。他们要是懂天时地利人和就会发现,龙就是天时,林天开门就是地利,丹妮莉丝解放奴隶的称号,对于奴隶组成的军队就是人和。
奴隶和奴隶主永远都是不可能共存的。我们永远都是对立的,丹妮莉丝既然站在奴隶这一边,那对于奴隶主这方必能必不能手下留情。而且战前和谈已经说了,如果不投降就会彻底消灭奴隶主一方。既然这样就必须言出必行。这样为以后的战斗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人不会心生侥幸。
相反如果对奴隶主这方手下留情,反而会引起奴隶这方心思涌动。切记不能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已经选择好了阶级,那就要站在阶级的立场上坚决的执行到底。
于是林天请示丹妮莉丝后,就开始信守承诺的活动。渊凯奴隶主站一边,奴隶士兵站一边。林天说话:“奴隶士兵朋友们,我给你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要么摘掉奴隶项圈,杀掉一个渊凯男人加入我们。要么继续当你们的奴隶。我会发给你们食物,让你们去往弥林。”林天背后是成堆的罩袍,还有分好的干粮袋。
正所谓人各有志,有的人天生就喜欢被人奴役如意。或者有些没被奴役狠的人,他们就会心存侥幸,站在奴隶主一方想问题。
4000奴隶军只有不到百人,选择拿干粮走人,其他的拿着人头换了罩袍。四千个男人的头在渊凯城外面,堆了个京观底座。树立京观的意义就是警示其他人,不要惹我们,不要心存侥幸。
其实奴隶主一方也有好有坏。但是男人作为战争的主要参加者,是不能够放回去的,会形成敌人的有生力量。只有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了。
接下来就是公审大会审判女人和小孩,有死罪的就杀,没死罪的就给干粮让她们去弥林。 放无罪女人跟小孩去弥林的原因就是传播消息,同时给弥林一个信号,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最后渊凯城外,堆了了一个万人的京观,一万多妇女儿童被赶往弥林。处理完渊凯的事情后,林天带着一万五千新军部队向弥林进军。
打仗一定要速战速决,兵贵神速。那等弥林反应过来,雇佣佣兵团。那不是给自己造成更多的损失吗?
渊凯城外那些曾经目睹过京观的人们无不胆战心惊,纷纷避让。渊凯消息也迅速传到弥林。弥林城内人心惶惶,看到林天的大军到达城外,马上派出使者前来和谈。林天只说了一句战绩可查,你们这些奴隶主想依靠奴隶来保护你们是不可能的。给让使者回去传消息,今日就给答复。明日就攻城,如果攻城反抗就杀无赦。
千万不能给,敌人思考的时间。给他们反应的时间。他们安稳民心,组织人手。以后不就让部队平添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