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菜市口,人来人往,喧闹非凡。又凌风乔装打扮成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拄着一根破木棍,一瘸一拐地走到人群聚集之处,扯着沙哑的嗓子喊道:“各位乡亲们呐,秦家那可是咱京城的忠烈之家啊!俺在这城墙根儿下讨饭多年,天天看着秦家儿郎为国奔忙,哪能是那等谋逆之人?这诬陷的罪名,就是往咱京城的良心上抹黑啊!”
周围的百姓纷纷围拢过来,个个脸上都带着愤慨。
“俺爹就是跟着秦家将军上过战场的,要不是秦家,俺爹早没了命,俺也活不到今天。这皇上咋能不分青红皂白就给秦家定罪呢?”一位年轻的农夫,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暴起,大声地诉说着。
教书先生模样的人也从人群中站了出来,手中还拿着一本破旧的书卷,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君者,当明察秋毫。秦家辅佐朝政,忠心耿耿,如今被奸人所害,若皇上执意错判,定会失了民心呐。吾等学子,定不会坐视不管,定要为秦家讨个公道。”言罢,周围的几个书生也纷纷附和,高呼着“还秦家清白”。
皇宫前,人群如潮水般汹涌汇聚,喧闹声、呼喊声交织成一片。
凌风伪装的老乞丐一马当先,虽衣衫破旧却身姿挺拔,他振臂高呼:“陛下圣明应昭雪,秦家忠义不可灭!”那沙哑的嗓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悲愤与坚决。
百姓们群情激昂,高举着简陋的标语,上面写着“还秦家公道”等字样。
周围的书生们也齐声高呼:“君心当明,莫负忠臣!”声音此起彼伏,如汹涌的波涛冲击着皇宫的威严。
一群孩童在人群边缘蹦蹦跳跳,清脆的歌声似利刃穿透嘈杂:“秦家冤,秦家冤,忠君爱国却蒙冤。飞鸟尽,弓长藏,圣心不明百姓怜。”
他们的歌声让不少人眼中泛起泪花,更添几分对秦家的同情与对不公的愤懑。皇宫的侍卫们严阵以待,却也被这浩大的声势所震慑,双方僵持不下,气氛凝重而紧张,仿佛一场风暴即将在皇宫门前爆发。
皇宫内,赵钱脚步匆匆,神色慌张地直奔李奕所在之处。他一路小跑,衣袂带风,直至李奕跟前,“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陛下,大事不好,宫外已然闹起来了!百姓们群情激愤,皆为秦家喊冤。”
李奕坐在龙椅之上,听闻禀报,眉头微微一蹙,眼神瞬间晦暗不明,仿若乌云遮蔽了星辰。
他沉默良久,心中暗自思忖:“未曾料到,秦家竟有如此威望,引得众多百姓不顾天威,公然为其叫屈。”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冰冷:“传朕旨意,速寻几个人证,向那些百姓宣称秦家罪证确凿,无可辩驳,令他们即刻散去,莫要再继续闹事,否则以扰乱宫闱之罪论处。”
赵钱领命,连声称“是”,随后小心翼翼地退下。他退出大殿时,额头上已满是汗珠,后背的衣衫也被汗水浸湿,脚步略显沉重地去执行李奕的命令。
赵钱依照李奕的吩咐,匆匆找来几个所谓的“人证”,将他们带到宫门口。他站在高台上,神色傲慢,对着外面闹事的百姓大声喊道:“诸位莫要再被蒙骗,秦家谋逆罪证确凿无疑,现有证人在此,尔等还不速速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