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
“我的场子里出了一条鱼王,你要不?”
赵轩手里抓了只体型硕大无比的鱼,发了一条视频过去。
只见他手中的是条红斑。
但体型那叫一个硕大无比,说是鱼王一点也不过分!
赵轩看着手上的鱼王,心中不禁暗暗感叹自己运气好。
那传说一样的东西果然是有用的!
赵轩刚刚获得了一个宝物。
这神秘宝物不光能净化海水提高品质。
甚至。
还能加速海洋生物的生长速度!
他手中的鱼王,正是宝物的功劳才长得这么硕大的!
谢秋秋是镇上码头的海鲜收购商,日进斗金,每天收购的海鲜超过十万斤。
她不仅事业成功,颜值也极高,是公认的白富美。
赵轩刚刚拿起手机,屏幕上就跳出了一条视频聊天请求。
来电的人正是谢秋秋。
“你在哪儿?那条鱼还在你船上吗?”谢秋秋开门见山地问。
“我在渔场,秋姐。”赵轩回答得干脆。
“如果你愿意卖这条鱼,我现在就过来拿。”谢秋秋语气坚定。
赵轩听得出来,她对这条大红斑非常感兴趣。
“行,没问题!”赵轩迅速应下。
“那就快来,我在码头等你!”谢秋秋说完就挂断了视频。
赵轩低头看了看船上的活舱,发现确实放不下这条巨大的鱼。
他只得用网袋将鱼绑在船边,朝着码头快速驶去。
谢秋秋从办公室里匆匆走出,直奔码头。
她的美貌和气质总是能轻松吸引周围人的目光。
即便只是短暂的停留,也让人们不由自主地侧目。
不过,她并没有心思去理会这些,而是满脑子想着赵轩的那条红斑鱼。
大约四十分钟后,她远远看见赵轩的小渔船驶近。
船刚靠近码头,她就毫不犹豫地跳了上去。
“哎,秋姐!鱼跑不了的!”赵轩赶紧扶住她,生怕她摔进海里。
“那条红斑在哪?”谢秋秋站稳后,立即开口询问。
赵轩指了指绑在船边的网袋,同时打开手机的电筒照过去。
“这就是红斑!”谢秋秋一眼认出这条鱼的品种,语气充满惊喜。
“秋姐,难道我还会认错吗?”赵轩笑了笑,调侃道。
“认错很正常,这种鱼和其他石斑鱼差价太大,错了可不得了。”谢秋秋认真说道。
她深知,这条红斑若是真的,价值将十分惊人。
但若只是普通的石斑鱼,那价格就要大打折扣。
赵轩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赵轩,你运气真是逆天了,这么大的红斑,我收购海鲜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谢秋秋感慨道。
“活着的红斑可不常见,一点损伤都没有。”她补充道。
她围着红斑仔仔细细地看了二十多分钟,越看越觉得这条鱼非同寻常。
这条红斑足有百斤以上,如此巨大的个头极为罕见。
“运气好罢了,渔场的礁石里躲着这么个宝贝。”赵轩哈哈一笑,随口说道。
其实,他心里明白,这全都是金珠的功劳。
“这样的好运,真是少见!”谢秋秋忍不住赞叹。
红斑一般只会出现在深海,而赵轩的渔场水深不过五六米,这样的发现几乎不可能。
“姐,这条鱼你要不要?”赵轩试探着问。
“废话!我怎么可能不要?”谢秋秋白了他一眼。
“难道你还打算卖给别人?”她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
“这怎么可能?你第一时间就知道这条鱼了,别人根本不知道这事。”赵轩笑着解释。
“这条鱼,我给你五百万。”谢秋秋毫不犹豫地开出了价格。
“五百万?”赵轩惊得瞪大了眼睛。
他原以为这条鱼能卖个百来万,没想到谢秋秋直接开价五百万。
“红斑本就值钱,这条鱼个头大,又是活着的,这价钱合理。”谢秋秋淡定地说道。
如果这条鱼死了,价格或许只有一百多万,但活鱼的价值却是翻倍的。
“姐,你确定不是给高了?”赵轩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我从不占人便宜,这条鱼对别人来说最多值三百万。”谢秋秋摇头道。
“但对我来说,这条鱼的意义远不止赚钱。”她的语气十分笃定。
无论是用这条鱼开拓高端市场,还是当作礼物送人,都能带来巨大的潜在价值。
“行,就这么定了!”她一锤定音。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姐。”赵轩也不再推辞。
谢秋秋拿起手机,立刻安排财务转账。
“不过,姐,这条鱼得在码头露个面。”赵轩忽然提出了一个请求。
谢秋秋一愣,随即明白他的意思。
赵轩显然是想借着这条鱼为自己的渔场造势。
“可以,不过你的渔场也得争点气。”谢秋秋语重心长地提醒。
“秋姐,你收购海鲜多年,应该知道,这样的红斑绝不会只有一条。”赵轩笃定地说道。
他的信心让谢秋秋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你的意思是,你的渔场里还有更多红斑?”她试探着问。
“肯定的!”赵轩笑着回答。
“别说红斑,别的好东西也多着呢。”他语气自信满满。
“那我就等着看了。”谢秋秋的嘴角浮现出一丝期待的笑容。
赵轩清楚,接下来必须充分利用金珠,掀起一场海鲜大生产。
此刻他对谢秋秋的说辞,就是提前打个预防针,为将来渔场大量出产各种优质海产品做铺垫。
“赵轩!你的渔场产出的海鲜,我全包了,价格绝对给你最高!”谢秋秋一挥手,语气干脆。
“秋姐,这还用说吗?肯定先让你挑!”赵轩笑着点头,心里十分放心,谢秋秋在码头的信誉和关系都很好,绝对不会亏待他。
谢秋秋拨了个电话,没多久,一辆大型海鲜运输车和一辆小吊车一前一后驶了过来。
“啊?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周围的人议论起来。
“海鲜车来正常,可小吊车是怎么回事?”有人不解地嘀咕。
“难道是条大鱼?”另有人猜测。
“百分之一百是大鱼!”旁边的人肯定地点头。
“那船上的赵轩不是那五年没产出的倒霉蛋吗?”有人认出了赵轩的渔船。
“对,就是他!承包渔场赔了一千万,还被全镇人当笑话的那个家伙!”有人嗤笑。
“不会吧,这赵轩咸鱼翻身了?”围观的人顿时议论纷纷。
看到海鲜车和吊车的阵仗,周围的人一下子围了过来,各种猜测铺天盖地。
“赵轩,你和你的渔场,这下子要出大名了,还是那种响当当的大名!”谢秋秋看着周围挤满的人群,轻声说道。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苦尽甘来?”赵轩笑着调侃,心里却早有准备。
他知道,金珠在手,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这点热闹根本不算什么。
“对,只要渔场能持续有产出,你的好日子才真正开始。”谢秋秋点头,语气中满是肯定。
承包渔场的风险极高,但一旦进入产出阶段,赚钱的速度也快得惊人。
随着吊车将网袋里的鱼吊了起来,围观的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这鱼也太大了吧!”有人惊呼。
“这是龙胆石斑吗?怎么看着像!”另一人疑惑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