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翠翠的肚子越来越大。李福全对她关怀备至,生怕她有一点闪失。可王老太依旧不冷不热,偶尔还会在翠翠面前念叨:“一定要生个儿子,不然李家可就断了根。”翠翠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一切,祈祷着能生个儿子,改变自己的处境。
终于,翠翠到了生产的日子。那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翠翠的命运担忧。产房里,翠翠痛苦地呼喊着,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李福全在门外焦急地踱步,双手合十,祈求母子平安。而王老太则坐在家里的堂屋,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一定要是个孙子,一定要是个孙子……”
经过一番折腾,翠翠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当护士抱着孩子出来,告诉李福全这个好消息时,李福全高兴得合不拢嘴,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他立刻跑回家,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可王老太听到是个孙子,却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只是淡淡地说:“知道了。”
在翠翠坐月子期间,王老太也不怎么帮忙照顾,还总是挑三拣四。不是说翠翠奶水不足,就是嫌孩子哭闹太吵。翠翠的身体本来就虚弱,再加上心情郁闷,奶水也越来越少。孩子因为吃不饱,经常哭闹。王老太不仅不心疼,还责怪翠翠不会带孩子。
一个闷热的夏夜,孩子哭闹不止,翠翠怎么哄都哄不好。王老太冲进房间,大声呵斥:“你是怎么带孩子的?连个孩子都哄不好!”翠翠终于忍不住爆发了:“我已经尽力了,您就不能帮帮我吗?”婆媳俩再次吵了起来。
翠翠再也受不了了,她再次和王老太吵了起来。这次的争吵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激烈,翠翠声嘶力竭地喊道:“我为这个家生了儿子,你还想怎么样?我受够了!”王老太也毫不退让:“你这媳妇,一点规矩都不懂,还敢跟我叫板!”婆媳俩的争吵声传遍了整个院子,邻居们纷纷赶来劝架,可婆媳俩谁也不肯让步。
就在这时,李福全终于爆发了:“你们都别吵了!这个家还要不要了!”他的声音带着绝望和愤怒,婆媳俩被李福全的怒吼吓住了,一时间都安静了下来。房间里只剩下孩子的哭声,显得格外凄凉。
经过这次争吵,婆媳俩的关系陷入了僵局。翠翠对王老太彻底失望,她不再对婆婆抱有任何幻想,只是默默地照顾着孩子和丈夫。王老太也觉得翠翠不懂事,不懂得尊重长辈。
日子就这样磕磕绊绊地过着,孩子渐渐长大。可翠翠和王老太之间的矛盾,却始终没有化解。她们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形同陌路,很少说话。
直到有一天,孩子突然生病,发起了高烧。外面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翠翠和李福全急忙带着孩子去医院。一路上,翠翠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停地祈祷孩子能平安无事。李福全也是一脸焦急,不停地催促司机开快点。
王老太在家里也是心急如焚,她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菩萨保佑,保佑我的孙子快点好起来。”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在乎这个孙子,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对翠翠的过分。
经过医生的治疗,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翠翠和李福全疲惫不堪地回到家,却看到王老太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们。王老太走上前,看着翠翠,眼里满是愧疚,低声说道:“翠翠,以前是妈不对,妈不该那样对你。”翠翠愣住了,她没想到婆婆会主动认错。过了好一会儿,她的泪水夺眶而出,说道:“妈,都过去了,只要孩子好就行。”
那一刻,婆媳俩的心结终于打开。从那以后,王老太不再处处刁难翠翠,开始主动帮忙照顾孩子,做家务。翠翠也不再对婆婆心怀怨恨,对婆婆也多了几分关心和尊重。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平静幸福的生活。
这场婆媳大战,也成为了村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也让大家明白了,一家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包容,才能和睦相处。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并不可怕,只要有爱和宽容,就能走过风雨,迎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