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买的玉米面和空间的白面混合,打算做饺子皮。
李诗意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并不擅长擀面皮,毕竟饺子皮可以从市场买成品。
现在要她擀面皮,可以是可以,只是饺子皮大小厚薄不一,但总体并不影响食用。
反而是一边吃油渣的大妹看见她擀的皮,凑过来嫌弃道:“妈妈你擀的皮怎么这么难看,你看我的。”
说完小手接过擀面杖,三两下就擀出了大小均匀的饺子皮。
那跟机器擀的差不多的皮让李诗意目瞪口呆。
“大妹你真厉害!”
她竖起大拇指,由衷地夸奖,同时也有一丝赧然。
毕竟大妹一个六岁的小姑娘擀面皮的手艺都超过她,作为成年人,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
见大妹擀的比她好,她说道:“那大妹你慢慢擀着,妈妈去调馅儿。”
实在不是她让小孩子干活儿,而是跟大妹擀出来的相比,她擀的简直不堪入目。
将茄子洗净,切成小拇指头大小的丁,然后下猪油翻炒至半熟,下猪油渣。
她又将点瘦肉剁成肉末放进里面,翻炒均匀,下盐和生抽,将调料炒匀。
最后用面皮把馅料包起来,放盖帘上,一个个白胖的饺子就包好了。
接下来烧水,水开之后将饺子一个个下进去。
忙碌了一天的李诗意捏了捏后腰,从早到晚连轴转可真不是人干的。
她捏着捏着,就感觉到有双小手也贴了上来,帮她捶打着酸胀的肌肉。
原来是二妹举起她小小的拳头在帮她捶着,连猪油渣也不吃了,专心的用小手帮她捶着后腰。
剩下小弟一个人在那吃完最后一点猪油渣,吃到最后还把碗举起来舔了个干净。
“谢谢二妹。”
李诗意感动的抱住她,怀里小小的人儿瘦骨嶙峋,都有些膈手。
二妹腼腆的笑着,收到妈妈的感谢她还有点害羞,想说不客气,但长期以来的胆小让她到底没有出声。
二合面饺子很快就煮好了,李诗意给一人盛了一碗,让孩子们先吃。
又单独盛了一碗,她端着大海碗就往大队长家走去。
就李诗意熬猪油那阵仗,大队长又离他家不远,又是下风向,王桂花早就闻着味儿了。
“咋这个时候过来了?”
王桂花见李诗意端着碗走近,好奇的问道。
“桂花婶,”李诗意道,“这几天多亏了队长叔和婶子照拂,我们一家才没被欺负,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今天正巧家里包了点饺子,就给你们送点来。”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虽然这两天没什么人在她手里讨的了好,但要是没有大队长两口子,她要在马招娣徐兰花之流手里占便宜,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所以饺子一包好,她立马就想到要给大队长家送点来。
其实一碗饺子在后来都不敢说是礼物,但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连饱饭都很难吃上,更别说一碗肉馅饺子了。
那可是过年才能吃的上的。
王桂花忙推辞:“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呢,你们家过日子不容易,快拿回去给孩子吃。”
“唉,你这...”
李诗意知道她不会轻易收下,赶紧放下碗,按住王桂花的手道:“婶子,我们家的情况你也只知道,别的东西我也送不起,就想感谢婶子和队长叔对我们家的照顾。“
“过几天我去要抚恤金,恐怕还有一场恶战,要是动起手,还指望着叔和婶子帮忙拦着点老张家的人呢,我孤家寡人的,怕是斗不过那一大家子,您就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