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倾城刚一下马车,屁股还没沾上县衙的椅子,就听到师爷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禀报:“大人!京…京城来人了!说是…说是奉旨巡查农事!”
罗倾城揉了揉眉心,这趟赈灾之旅,来回奔波,铁打的身子骨也有些吃不消了。
他长叹一口气,吐槽道:“这真是刚下油锅,又进烤箱啊!就不能让人喘口气吗?”
还没来得及休息片刻,这圣旨就如同催命符一般到了。
他心里清楚,这京城来的钦差,十有八九是冲着他来的。
这段时间,他雷厉风行地整治地方,得罪了不少人,那些被拔了毛的“地头蛇”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不出罗倾城所料,孙县令和李豪绅正躲在县衙后堂,密谋着什么。
“这罗倾城,真是不识抬举!咱们给他面子,让他在清水县混个风生水起,他倒好,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孙县令满脸肥肉颤抖着,语气里充满了怨毒。
李豪绅阴恻恻地一笑,摸了摸自己油光水滑的下巴:“哼,这次京城来使,正是咱们的机会!我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定要让这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他们暗中使坏,花钱买通了一批百姓,准备在钦差面前颠倒黑白,诬陷罗倾城。
罗倾城这边,早已得到风声,对于孙李二人的小动作,他只是冷笑一声:“雕虫小技,也敢班门弄斧。” 他稳坐钓鱼台,不动声色地等待着钦差的到来。
傍晚时分,钦差仪仗浩荡,抵达清水县。
县衙外,百姓聚集,窃窃私语。
被孙李二人买通的百姓们,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钦差刚一下轿,便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人群中,孙县令正指挥着百姓们跪下,准备哭诉。
他正要开口训斥,却见罗倾城从容不迫地走了出来,拱手道:“钦差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下官罗倾城,恭候多时。” 他微微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芒:“不知大人想先听谁说话?”
钦差大人名叫赵德柱,是个不苟言笑的中年人,他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百姓,又看了看一脸淡定的罗倾城,沉声道:“本官此来,是为了查明清水县的农事真相。尔等谁有冤屈,尽管道来。”
孙县令眼见时机成熟,立刻挤眉弄眼地示意那些收了钱的百姓。
只见一个精瘦汉子哭丧着脸,嚎啕大哭道:“钦差大人啊,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这罗大人来了之后,苛捐杂税不断,我们都快活不下去了啊!”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哭诉,一时间,县衙门口哭声震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进了哪个哭丧铺子。
孙县令心中暗喜,脸上却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罗大人,你…你怎能如此对待百姓!你对得起皇上的信任吗?”
李豪绅也在一旁添油加醋:“是啊罗大人,你这么做,不怕遭天谴吗?” 他心中暗爽:小样儿,跟老子斗,你还嫩点!
罗倾城却只是微微一笑,丝毫没有慌乱。
他从袖中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高举过头顶:“钦差大人,下官在清水县巡视期间,详细记录了百姓们的生活情况,以及地方势力的所作所为。 这册子上,白纸黑字,记录了孙县令和李豪绅是如何欺压百姓,破坏农事的! 请大人过目!”
赵德柱接过册子,仔细翻阅起来。
册子上,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录,还有罗倾城亲手绘制的图表,以及百姓们的亲笔签名和按下的手印。
证据确凿,容不得半点狡辩。
随着赵德柱一页页翻阅,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那些被买通的百姓见状,意识到情况不妙,开始交头接耳,眼神闪烁。
终于,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不对啊…罗大人来了之后,我们的日子明明好过了很多…”
这一声嘀咕,如同导火索一般,瞬间点燃了其他百姓心中的恐惧。
他们纷纷改口,争先恐后地向赵德柱诉说着罗倾城的功绩。
“罗大人是清官!是他帮我们减免了赋税!” “罗大人还教我们新的耕种方法,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多了!”
孙县令和李豪绅傻眼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两人脸色铁青,如同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赵德柱合上册子,眼神凌厉地看向孙县令:“孙大人,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孙县令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双腿一软,瘫倒在地,眼神中充满了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