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倾城轻抚着,叶子妗的手背,思绪如麻。
“路,就在脚下。”
他眼神坚定,可语气中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透露出他内心的沉重。
接下来的日子,罗倾城踏上了真正的“探险”之旅,这不是寻找宝藏,而是寻觅可靠的盟友。
朝堂之上,人心叵测,笑脸背后的,算计如同重重迷雾,让人难以洞察。
他犹如一个精明的猎人,小心试探,却屡屡陷入陷阱。
吏部侍郎张大人,平日与罗倾城称兄道弟,酒桌上推杯换盏,还称赞他的,新政能让大乾王朝,再兴盛百年。
罗倾城一时信以为真,将推广新作物的,计划和盘托出。
然而,没几天,这计划就成了,张大人邀功的政绩,罗倾城反倒成了个“幕后功臣”。
这让罗倾城既愤怒又懊恼,他不禁在心中责怪,自己过于轻信他人,同时也对人心的,险恶有了更深的认识。
户部尚书李大人,看似清正廉洁,对罗倾城的“节气令”赞不绝口,称其为“神农转世”。
罗倾城心中暗喜,以为遇到了志同道合之人。
哪晓得李大人转头就以“国库空虚”为由,克扣了新作物的推广经费,计划再次泡汤。
这接二连三的背叛,让罗倾城失望至极,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内心充满了愤怒与自我反省:
“难道我真的如此天真,轻易就相信了这些人?
难道这朝堂之上,就没有一个真心为国为民之人吗?”
他烦躁地将手中的,奏折扔在桌上。
叶子妗见此情景,心疼地走上前,轻轻地为他揉捏肩膀,柔声道:“倾城,别灰心。”
罗倾城苦笑一声:“盟友?或许根本就没有。”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一幅地图上,那地图上标记着一个鲜红的叉,正是传说中宝藏的所在地。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缓缓移动,口中喃喃自语:“或许,我应该换个思路……”
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
“倾城,你想到了什么?”叶子妗好奇地问道。
罗倾城神秘一笑,指着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缓缓说道:“我想,我们应该去拜访一下这位……”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老朋友……”
罗倾城嘴角噙着一抹冷笑,他其实早就察觉到那些所谓的“盟友”各怀鬼胎。
吏部侍郎张大人贪功诿过,户部尚书李大人中饱私囊,这些小伎俩,在他眼里简直是小儿科。
罗倾城可不是好糊弄的,他默默收集证据,暗中布局,就等着将这些跳梁小丑一网打尽。
在一次朝会上,金碧辉煌的宫殿庄严肃穆,官员们按照品级,高低依次站立。
罗倾城手持一个密封的锦盒,当他站出来时,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其他官员有的幸灾乐祸,嘴角挂着,不易察觉的微笑;有的则暗暗,担心自己被牵连,眼神闪烁,不敢直视罗倾城。
罗倾城打开锦盒,朝堂上一片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罗倾城每念出一条证据,天空就划过一道闪电,仿佛上天,也在为这揭露丑恶的,时刻增添气氛。
张大人和李大人试图狡辩,他们抛出一些虚假证据,还妄图诬陷罗倾城。
张大人涨红了脸,大声说道:“罗大人,你莫要血口喷人,这都是你伪造的!”
李大人也跟着附和,声音却因为心虚而有些颤抖。
但罗倾城冷静应对,他不仅拿出更多确凿证据,还条理清晰地,分析出他们阴谋背后的,逻辑漏洞,让他们无可辩驳。
随着证据的不断揭露,张大人和李大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最后罗倾城把证据,扔在他们面前,纸张散落一地,象征着他们的伪装被彻底撕破。
皇帝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二人革职查办。
这时,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众人纷纷感叹罗倾城的手段之高明。
其他官员见状,赶忙上前阿谀奉承,罗倾城却只是淡然一笑,他的威望在朝堂上陡然提升。
皇帝对他更加信任,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珍稀药材,还赐予他更大的权力,让他全权负责宝藏的探索工作。
罗倾城趁热打铁,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兴修水利、推广新作物、减轻赋税等。
这些措施成效显着,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家日益繁荣昌盛。
国内的一切事务,都稳定下来后,罗倾城终于可以,放心地开启宝藏,探索之旅了。
他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临行前,叶子妗依依不舍地拉着他的手,眼中满是柔情蜜意:“倾城,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罗倾城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柔声说道:“放心吧,我很快就会回来。”
说罢,他转身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