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也知道这个范海涛肯定从中捞了不少好处。但毕竟自己的东西来路不清楚。就当各取所需了。
回到出租屋,刚到门口迎面就碰上房东大叔站在门口正要开门。
看见张卫愣了一下。
“小张你不是退租回老家了?是忘拿了什么东西吗?”
张卫一拍脑袋。昨晚光顾着处理金条的事情,把本来计划今天退租回老家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抱歉啊,大叔。“张卫歉意地说道:
“情况有些变化,我这边在盛海找到了一份不错的新工作,所以老家就不打算回了。不过您放心,我这边今天就找新房子搬走,最多再住一两天。”
房东闻言有点尴尬吗,但也不好说什么。
张卫退租的时候离房租到期还有大半个月。因为这房东大叔人还不错,两年来也没涨房租一直客客气气的,退租验收的时候也没有提灯上门的骚操作。尊重是相互的。所以张卫也没提过退房租的事。
房东摆摆手:“找到新工作了恭喜你啊,房子反正还没到期,多住几天也没事。搬走前给我来个电话就行。”
告别房东回到屋子里。手机突然响起。
张卫看了一眼,是老妈打来的。
“妈,我一会就出发去高铁站。估计晚上七八点就到能到家。”
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有些迟疑:“小卫,家里有点事情,你要不今天别回来了,过两天再说。”
张卫皱皱眉:“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此刻就听电话那头传来一片嘈杂,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外债,还钱之类的话语。张卫一下子明白了,估计又是那帮亲戚上门来讨债了。
父亲受伤花的疗费,除了自家攒的积蓄。一共借了二十多万的外债。母亲低价出售了店里的一批水果,剩下的欠款还有二十万左右。
这些外债一直像块大石头一样压在父母的身上。现在母亲一边要照顾父亲的伤一边还要应付一帮讨债的亲戚。压力太大了。
“妈你别担心,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好在现在张卫的银行卡里躺着三十多万。正好这次回老家把这个事一次性解决了。
张卫出门先去了附近的银行。在柜台取了25万现金。把钱往背包一塞就前往高铁站去了。
四个多小时后。在省城下车。离老家凤台镇还需要四十分的车程。张卫也懒得等公交,直接拦了辆出租就往家里赶去。
此刻张家。
不大的客厅坐满了人。张卫国坐在轮椅上面沉似水。
“卫国啊,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今天无论如何要把这钱还了!”
“就是,不还钱我们就不走了。”
李惠红担忧地看了一眼轮椅上丈夫。平时的好脾气此刻也有些愤怒。
当初借钱的时候和亲戚们说好的三年后还钱。每年按照10%付给他们利息。现在才过了几个月,这帮人看到她让张卫回来看店,担心小年轻把店搞黄了没法还债,不分青红皂白就急吼吼的来催债。
“好了好了。”
坐在一旁的二舅李惠国假装苦口婆心的说道:
“卫国、惠红,你也别怪他们,毕竟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现在你家水果店这样的情况,这欠的钱拿什么还?总要给个说法不是?”
张卫国沉声道:“他二舅,这不是我家张卫要回来了。往后他接手水果店。每个月盈利了就能还钱。”
一旁坐着的二舅妈嗤笑到:“张卫这孩子懂什么?听说在盛海现在连个工作都找不到。"随后看了眼边上吊儿郎当的杀马特青年“哪像我家利华,在外面跑长途,见多识广,朋友也多。”
李惠红听了气不打一处来,自家儿子从小学习优异,当初考入盛海的211 亲戚都是羡慕不已。
二舅妈家的儿子李利华,中专毕业,在外面一直游手好闲,当个货车司机跑长途,听人说最近撞了人被判全责,车队把他赶了出来。这样的货色也能拿来碰瓷?
“我们也知道你家现在拿不出这么多钱。”
二舅继续一副为张卫他们家着想的样子。
“不行这样吧,我先帮你还十万,水果店一直关着也不好,卫国你把水果店转让给我,正好利华最近不跑车了,让他来经营。他钱等张卫找到了工作再每个月还些。"
“对呀,没钱就用店铺顶替,这样问题都解决不是。”边上的二舅妈也附和道。
张卫国和李惠红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看着窘迫的夫妻二人,二舅心里十分得意。这夫妻二人还不出钱,那不是正合他心意?
一开始愿意借钱,他就是看中了水果店的效益,之后见李慧红无心经营,便私下找了其他的债主,一顿危言耸听后成功说服其他人跟着自己一起去讨债。
然后用十万元低价把店盘下来。这十万块他也不要都给其他债主分了。至于他自己借给夫妻二人的十万块,这不是他家还有套小房子吗?到时候想办法也可以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