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没醉,你小子,滚回包间!”大金链子舌头都大了,还硬撑着,声音带着几分醉意。
唐艺一听对话,心里暗笑:“哟,这位就是传说中的天天哥啊,今天运气不错,竟然碰上了。”他悄无声息地躲在门口,见大金链子一个人摇摇晃晃地进来,光头很听话的往包间走去。
唐艺默默地关上了厕所的门,眼疾手快地一把角落里的塑料桶往大金链子的头上扣去,接着就是一顿“狂风骤雨”般的暴打。
大金链子被打得像个陀螺,东倒西歪,晕头转向,连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唐艺每一拳都带着十足的力道,仿佛要将刚才不快都发泄出来。
打完之后,唐艺像没事人一样轻松地洗了洗手,心里还美滋滋地想着:“真是值了!好久没这么痛快过了。”临走时,他还贴心地在门口放了一个“打扫卫生,请绕行”的警示标识,生怕别人踩到“雷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回到包间,唐艺二话不说,拉着张卫就往外走,留下包间里的陪酒女郎一脸懵逼,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出了会所后,唐艺长舒一口气,心里暗爽:“老子终于出了这口恶气!”他嘴角微微上扬。
张卫第二天闲来无事,决定独自前往T市的故宫博物院。刚踏入博物院的大门,他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覆盖着米黄色的墙壁,仿佛瞬间将他带回了华国的故宫。
他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三件镇馆之宝:翠玉白菜、毛公鼎和东坡肉。张卫看了之后觉得翠玉白菜、毛公鼎胜在做工精细,以假乱真。若论文物价值,毛公鼎当仁不让,“三宝”中的魁首。它的文物价值又并非只是体现在年代久远上,更体现在它的书法价值和史学价值上。
张卫更喜欢藏馆里的宋元书画、五大官窑、珐琅彩瓷器,还有几件青铜器。印象深刻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在参观的过程中,张卫的思绪被一段段历史所牵引。想当年,随着国民政府的撤退,带走的不仅仅是黄金白银和这些珍贵的文物,还有一大批文人学者。据后来统计,除了胡适、梅贻琦等十几位知名人士外,还是有一大批学者选择留在了华国,比如陈寅恪,张伯苓等。各研究所、大学中的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也几乎全部保存了下来。正是因为这些知识分子的坚守,华国的文化和元气才得以延续。
参观完故宫博物院,张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沿着至善路随意走着,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傍晚。
张卫随意在路边找了一家面馆,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T市牛肉面。浓郁的汤底和筋道的面条让他吃得津津有味。从面馆出来,他满足地打了个嗝,没走两步,耳边便传来一阵热情的招呼声。
“帅哥,进来看看啦,我们这儿什么奇珍异宝都有噢!”一位中年老板娘站在一家古玩店门口,笑容满面地向他招手。
老板娘见张卫走了进去,一路小跑进店,立刻拿起柜台上的一件面具向他推销。
“这可素了不得的宝贝啊!”老板娘满脸堆笑,语气中透着一丝炫耀。“这面具噢,可素从S市那着名的三星堆遗址中挖掘出来的,货真价实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呐。”她边说边小心翼翼地将面具递给了张卫。
“他们素随着几十艘船一同漂洋过海来的,雾峰那地方流出来的呐。”老板娘压低了声音,眼神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