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紧随其后。
七月,四川起义军被清军包围,襄阳起义军及时赶到解围。
他们在东乡会师,设置了旗号和职位。
只是,他们却并未团结起来,仍旧是各自为战。
清军采用了“坚壁清野”的政策,让白莲教的遭遇了极大的挫折,他们不得不离开川地转战他处。
1798年三月,襄阳起义军在湖北被清军击败,首领王聪儿、姚之富跳崖牺牲。
同时,四川起义军也遭受到巨大的损失。
于是两支部队再次联合起来。
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他们得到了各地百姓的支持。
所到之处,百姓为他们提供吃住,还有人担当他们的向导。
1800年,义军部队抢夺嘉陵江,再败清军。
不久之后,集兵江油,再败清军。
后来因为地主武装增援,首领冉天元被杀。
余下万人南下回川,在成都守卫。
也是在这一年,大清提出了“随剿随抚,但治从逆,不治从教,剿抚并施”的政策。
次年,又颁布了《抵御邪教说》,引得更多的教徒投降。
白莲教众的人数,渐渐减少。
而清政府又推广了“坚壁清野”与“寨堡团练”的政策,将百姓都聚集了起来,切断了义军和百姓之间的联系。
没有百姓支援的义军,力量是一天不如一天。
1801年下半年,义军基本只活动在川楚边境一带。
他们在深山老林中战斗,人数不超过两万五。
面对着数十倍包围他们的清军,义军仍旧坚持战斗。
1804年九月,起义最终宣告失败。
白莲教的起义,消耗了清政府的数十万兵力,又接连干掉了四百多名朝廷官员。
朝廷为了镇压,更是投入了超过两亿两白银。
可以说,这一次的起义,给大清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乾隆看着这天幕下的内容,也是皱起了眉头。
这四川之地,竟然暗藏玄机吗?
而在川楚地区的白莲教众,更是大呼不妙,这天幕怎么就把他们给爆出来了。
“白莲教嘛,这我熟啊!”
朱元璋看着这白莲教,也是笑了。
想他当年,也是参加了白莲会的,只是后来和教派分割开来了。
没想到,这教会,竟然还做出了抵抗大清的壮举。
【第十五次着名起义:清-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凭借着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在华夏大地上不断掠夺。
清政府赔偿了高额的赔款。
这些赔款从哪来?那当然是从下面的百姓身上来。
清政府横征暴敛,税收翻了又翻。
恰逢当时国外的工业品倾销,导致大批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地主阶级趁机兼并土地,对百姓的剥削更加严重。
吃不饱,穿不好的百姓于是纷纷揭竿而起。
据统计,鸦片战争后的十年里面,各地人民发动的反清起义高达一百多次。】
乾隆:夺少?
朱元璋:不愧是最有钱的大清,真耐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