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天幕下的无数人惊呼好家伙。
这要不是遇到了两个心思善良的手下,恐怕这朱佑樘就不会出生啊。
更多的人则是表示这后宫的争斗竟然如此激烈,同为妇人何苦互相为难。
而那些在后宫里面掌握权势的才子佳人们则表示。
“后宫之争,向来如此啊!”
【由于身份不能见人,幼年的朱佑樘就在安乐堂中长大,条件也是比较艰苦。
这也导致了朱佑樘从小身体就非常不行。
1475年,朱见深叹息道,如今自己都这么大了,连个皇子都没有。
于是宦官张敏趁机说出了朱佑樘的存在。
朱见深听后大喜,直接把五岁的皇子接回宫中,为他取名“佑樘”。
后来,更是直接把他册封为皇太子,母亲纪氏也被封为淑妃。
不久之后,淑妃纪氏和宦张敏都惨死。
谁动的手,自然是不言而喻。
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担心太子安危,于是把朱佑樘带在身边抚养。
这也让他免于遭受万贵妃的迫害。
1487年,万贵妃病死。
同年,宪宗也因为身体不适驾崩。
九月初六,朱佑樘继位,改年号为“弘治”,为明孝宗。
张氏被他立为皇后。
继位之后,他对现在朝廷的状况很不看好。
在颁布大赦天下诏书的同时,也给朝堂来了一次大换血。
许多前朝的佞臣都遭到了他的排斥,什么国师,法王,真人等一律罢免。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有志之士被他扶持,让朝廷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朱佑樘体弱多病。
但即便如此,依然是每天坚持早朝。】
看到自己这位后辈也是一位劳模,朱元璋频频点头。
咱老朱家的后代,就是要勤劳肯干。
【朱佑樘善于采纳大臣的建议。
对待臣子非常温和,君臣之间可以不拘礼节,从容讨论。
不仅如此,他还在早朝外又设置了午朝,让大臣有更多的机会面谈国事。】
李世民:好家伙,卷起来了是吧?
【因为朱佑樘宽厚仁慈。
对待臣下十分温和。
君臣关系融洽,如同一家人。
他在位期间,也出现了一批廉洁勤政,以国为家的贤臣。
大明的朝政,在他的带领之下焕然一新。
人民的生活也得到好转,出现了“弘治中兴”的局面。
只可惜,内事好转,外事却不行。
朱佑樘轻信鞑靼小王子,导致河套地区落入蒙古人手中。
朱见深时期收服的河套地区,被朱佑樘丢失。
由于朱佑樘的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人,也倒是膝下只有二子一女。
次子朱厚炜三岁夭折,长子朱厚照成了唯一的继承人。
大臣们多次劝谏朱佑樘纳妃,延续后代,但都被朱佑樘拒绝。】
朱元璋看到这里已经是眉心直跳了。
你这专一,是不是专一过头了啊!
大哥你是帝王啊,皇后他不能生,你也不能只留一个儿子吧。
就算逢场作戏,也得给咱老朱家开枝散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