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是专注,一心二用是在一心一意上发展起来的专注。
秦淦西把自己如何做到一心二用的过程回忆一遍,然后开始琢磨一心三用,等感觉有些道理时,开始实施。
开始时有些顾此失彼,不是空间勾不听使唤,就是对周围环境的专注度不够。
在感觉三方能达成基本平衡时,人又头昏眼花。
他看了一下时间,才九点半,决定找个地方恢复一下,然后再最终验证是否真正成功。
走进路边的小树林六七米,来到一棵小树下,把周围三十二米内的兔子、斑鸠抓了,将蛇全部扔走,这才靠着小树坐下来。
迷迷糊糊中,他听到有说话声传来:“没想到他们家有这么多好东西。大黄鱼有,小黄鱼有,金叶子也有,还有这么多铜钱和玉器。你是怎么知道他家的藏宝地的?”
“你没听爷爷说吗,他家有几个工厂,两条街的店铺,都很赚钱的……”
秦淦西睁开眼睛,感觉头脑清醒多了。
看一眼时间,十点二十。
这个时间可以回家了,但听到这样的故事,他决定继续听下去。
找到说话的人,是两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两个都很精壮,只是一个稍微高一些。
两人都在抽着喇叭筒,身边各有一担箩筐。
他一边听他们扯淡,一边探查箩筐里的东西。
好家伙,一担金砖、金叶子,一担铜钱、玉器。
不义之财,取不取呢?
听完他们的扯淡,他决定取了。
高一些的是堂哥,矮一些的是堂弟,哥俩担的这些东西,来自于一个资本家的宝藏。
那个资本家在文夕大火之前是星沙富豪,大火之后一家都没回来,流传被劫匪杀害了。
之所以能找到这个宝库,是因为他们的爷爷偶尔一次聊天,说自己当过那个富豪一个店面的掌柜,那个富豪曾经要人在老宅挖地下室,因为他上班的店铺距离那里较近,所以被安排取给那些匠人送吃喝。
文夕大火前,他爷爷因为生病,所以告假离开,没遇上那场灭绝人寰的大火。
前段时间晚上乘凉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们的爷爷把这些事讲了出来。
他们两个是堂兄弟,那晚也在一起乘凉,堂哥将其当故事听了,堂弟却上了心,问了富豪那老宅的位置。
这几天,堂弟带着堂哥到那山包下寻找老宅,因为长时间没人住,老宅早已垮塌变成梯土,于是他们每天晚上都去找,今天终于找寻到了地下室,并拿回来一部分,还有一半多没担回来,准备把这些放到家里后再去取。
好巧不巧,老宅就在古默巷不远的一座小山包上,秦淦西那天在新家后院看周边情况的时候,还有观察到。
于是他悄悄移动,用空间刃把一块大石头切成小块,快速把他们箩筐里的东西置换了。
然后,他几十米的拐弯处走到路上,飞跑起来。
跑了三十来米后拿出自行车,朝城区骑去。
他们两个一次挑不回,他可以啊。
再多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