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新式作业,也把大批人吸引了过来,都围到小花园周围观看,有的就在秦淦西周围,即使控制意识发散,不少声音也进入脑海。
“拖拉机头也可以用来犁地,真新鲜。也不知道这个想法是谁想出来的。”
“你不知道吗?这是机械系大三……不,马上就是大四的师兄研究出来的。那个耕地的机器叫旋耕机,他们清晨就做了试验,去开荒了。”
“你怎么知道的?”
“我刚才遇到一个机械系的老乡,他跟着去看了一个早上,还跟着吃了烤兔肉和烤脚板薯,可把我羡慕的。”
“脚板薯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听我那老乡说,味道和红薯有些类似。”
“……”
听着他们的对话,秦淦西感到好笑,没想到这人的关注重点在烤兔肉和烤脚板薯。
释放意识观察了这两人,都不认识,便把关注重点放到另外两个人身上。
“秦淦西同学的小组还真是厉害,不到两个星期,就设计生产出了拖拉机和旋耕机,有复杂的,有实用的,第一就是第一,谁都抢不走。”
“也不要想那么多。科研就是凭运气的,大家都在想研究新产品,谁脑瓜子里灵光闪现,谁就会先走一步,把这层纸捅破。”
“话是这么说,也要知道如何去捅。没有知识积累,面对的是墙,是钢板;只有有了积累,面对的才是纸,那时候才会有灵光闪现。”
“你这不是抬杠嘛。大家都在一起读书,老师也是一样的,相互之间能差多少?”
“虽然我和他是一个专业,一个年级,同样的老师,但我感觉自己和他相差很大。”
“哼……”
这两个人和他一个专业,一个大班,但不是同一个小班,小班只有三十个人,大班有九十个,除了小数几门基础课不在一起上,其它都是一起上的。
讲积累的同学叫陈文成,讲运气的同学叫左尤亲,因为原主平时基本都是四点一线,所以和他们只是点头之交,并不熟悉。
他们两个距离他不远,但被人群隔开,应该是没有看到他,更不知道他能听见他们的话。
不过他没继续关注他们,而是被另外两个人的对话触动。
“机器的威力还真是大。如果要是人工,这一片地起码要四个人劳作半天,现在一个人就可以二十分钟轻轻松松耕完。如果我们夏国推广这种机械,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升,粮食产量也会增加,我们国家就不会存在粮食问题了。”
“话是这么说,但你要考虑钢铁问题。这机器用的很多都是钢铁,国家没这么多钢铁可以用。”
“现在不是在大量炼钢吗,马上都超英了,钢铁不会存在问题。”
“呃…嗯…是这个理。”
“……”
秦淦西心中一动,现在有两级媒体来采访,对炼钢等问题不可以出声,但面对势不可挡的灾难,是不是可以稍微引导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