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义是负责后勤的副厂长,后勤科归他管,财务科也归他管。
从叶柳生办公室离开后,他背着手来到厂长办公室门外,然后双手自然下垂,那份报纸还抓在左手。
看到厂长办公室没其他人,他敲敲门,然后笑眯眯地走进去,“厂长,我们厂上省日报了,你看到了吗?”
厂长抬头看向他,“我还没来得及看,报道的什么?”
杜学义把报纸递过去,“湖湘工学院一个农业机械研究小组,他们研究出了手扶拖拉机和旋耕机,对我们厂的配合着重提出来了。”
厂长把报道看完后,将报纸放下,淡淡地说:“只是提了一句,这也算是上报纸?”
杜学义笑着说:“厂长,我们努力工作,坚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还帮助相关单位进行研究,更加彰显了我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厂长知道自己在某些敏感度上比杜学义差,便点了点头,“接下来要如何做,你盯着一点。”
杜学义说道:“要说这个秦淦西,他和我们厂还真不只有这么一点联系。”
厂长问道:“还有别的联系?”
杜学义笑着说:“我们厂七月份那些肉食材料都是他卖给我们的,为了鼓励他多送一些,我们还给了他妈妈一个正式工岗位,就是财务科的何娟。”
厂长略略有些惊讶:“何娟是他的妈妈?这何娟也不错啊,很快就适应会计工作了。”
杜学义问道:“厂长,你也是觉得她可以转正了?”
厂长皱着眉头说:“提前转正是需要有重大贡献的,她有吗?”
杜学义指了指报纸,“秦淦西有啊。为了表示我们支持科学研究,帮研究人员减轻生活压力,表彰他们做出的贡献,给他们的亲人涨工资。她没法涨,就给她转正。如果这样,我们也可以写一篇报道。”
厂长沉思一会,点了点头,“这事你具体抓,我就不参与了。不过有一点,他给我们厂卖青蛙的事,还得慎重。”
杜学义笑着说:“那当然,我们所作的一切都要符合法规。”
从厂长那里出来,杜学义踱着方步走向财务科。
财务科只有五个人,一个科长三个会计和一个出纳,全都是女的,全都在。
他进门,科长首先看到,马上站起来喊一声:“杜副厂长。”
其他人一听,也马上站起来喊“杜副厂长”。
杜学义伸手摆摆,“都坐。”
接着大声笑道:“何娟同志,你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何娟还没坐下,听到这话不知道什么意思,站在那里发懵,心里却在想:“淦西出什么事了吗?出了什么事呢?”
杜学义看着她那状态,知道是自己的话吓住她了,将手中报纸递给她,“好家伙,年轻人就是厉害。他带领四个人制造出了手扶拖拉机和旋耕机,手扶拖拉机可以装三千斤,旋耕机每小时可以平整三亩地,大发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