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很快回去,而是在一处无人的田边坐了四十来分钟,然后驮着两个鼎罐、两只铁锅回来。
储藏空间里,鼎罐和铁锅都有大中小各一套,他把中号和小号的拿出来,大号的在这里用不着,继续放在空间里,今后自己可以用。
鼎罐里面,有六个大肉包、六个雪菜包,还有十二个糖油粑粑。
看到他回来,何娟没好气地说:“等这么久,我们都快到家了。”
秦淦西把三包吃的拿出来递给她,“不能饿着肚子走。”
自己则把鼎罐和铁锅取下来,和秦励国一起拿进屋去,放到厨房里。
然后分出一块风干肉和两条风干鱼,和一大家子往家里走,边走边吃包子。
等吃完主食后,秦淦西从背包里拿出黄瓜,两个人一根,全当是饭后水果,又补充了水分。
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姑奶奶要欣莎和平安吃了饭,但她自己却没吃。
秦淦西说道:“姑奶奶,如果我们还晚回来一点,您是不是还要饿着等?”
姑奶奶笑着说:“别人家一天两顿,没什么油水,我们家一天三顿,油水还这么足,一点也不饿。”
何娟说道:“姑妈,其实不要这么等的。都吃习惯了,那就更不能饿,这样会饿坏身体的。”
姑奶奶笑着说:“好好,今后我不等你们,到点就吃,这样行了吧?”
秦淦西说道:“姑奶奶,这样想才对。您和爷爷奶奶的年龄都大了,保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身体好了,我爸妈才能专心工作,这也是支持他们的工作。爷爷奶奶,你们认为呢?”
奶奶笑着说:“我大孙说的对,今后我们一天三顿,顿顿按时吃,好好支持你们的工作。”
何娟把装着风干肉和风干鱼的袋子放到堂屋里,出来后说道:“妈、姑妈,淦西今天拿了一些干肉和干鱼回来,我们不在家,你们不要省。”
奶奶和姑奶奶同时答应:“好,不省。”
家里的饭菜还是不错的,菜有三菜一汤,饭是大米玉米饭。
种植空间产的大米和玉米,吃起来不比外面世界的大米饭差,香香的,有点糯。
虽然在路上吃了一点包子和糖油粑粑,但面对这样的饭菜,战斗力还是没降低,把饭菜全部干光。
都说年轻人吃过饭,跨过门槛又可吃三碗,这不是假的。
何娟和秦励国只有三十五六岁,也算在年轻人范围,秦淦西等六个就更不用说。
吃完饭,一家人都没上床睡觉,都在竹躺椅或竹靠椅上休息,问秦淦西这次上报纸的产品情况。
淦媛在他耳边说道:“哥,那个曾副省就是我曾爹。”
秦淦西拍拍额头,“我说当时感觉有些熟悉,原来是和你长得有点像。他是分管这方面的吗?”
淦媛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没问过这些。”
刚过十二点,何娟就把已经睡着的香冬、欣莎和平安喊醒,安排他们提一点早已准备好的东西,准备搬家。
天不亮搬家,这是星沙人的风俗习惯。
有人说这样能不被人看见,做到财不外露;有人说这是防止遇到人,免得被冲了喜气。
秦淦西没有去细究这些,他在自行车后座上架起一块长木板,下面挂两只箩筐,然后把要搬的东西全部放上去,捆得严严实实的,让他们能空手就空手。
最后,他的自行车后面出现一座小山。
重量不大,体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