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又补充一句,“人多也加快不了多少速度。”
秦淦西说道:“五哥,我们厂今后的工作量调配,先后顺序的调整,你现在就要个数。按我的想法,每个人只要做一样就行,比如装齿轮的专门装齿轮,其它的不用他管。”
邹立群看着他,若有所思,“要不我下午要他们试试?”
秦淦西点了点头,“他们都是全面手,速度会更快。”
邹立群没等到下午,在试第二台打谷机的时候,就和他们三个说了。
三人很愿意配合,于是很快把组分一下。
第一组是邹立群打下手,周益东当主操,固定发动机;第二组是另一个中年当主操,周毅发打下手,上齿轮;再是第三组上皮带,张立维打下手。
现在中饭还没送来,先把打谷机的主体装起来,能装几台是几台。
中午饭送来的时候,第四台的主体已经装好,就等下午检验组装效率了。
吃饭的时候,周益农也来了,带着满脸的喜悦来的,进门就大声嚷嚷:“淦西老弟,我们终于把薄膜抢回来了。等会和我好好讲讲,这大棚该怎么搞,哈哈。”
中午的菜很不错,炸的泥鳅炖的鸡。
秦淦西正在吃鸡,被他那个五斤半的“哈哈”吓了一跳,差点把鸡骨头咽了下去,呛得咳嗽不已。
淦媛连忙在他背上拍了拍。
咳几声后,秦淦西说道:“老哥,你这么突然袭击,差点把我呛死。我说,你下午不能走,要打下手,要不找个人来打下手,下午要把剩下四台装完。”
张立维要去找发动机和塑料,不能让他去第三组打下手。
周益农拿起碗去盛饭,闻言笑道:“没问题。薄膜回来了,大队的稻谷也打完了,我可以在这里打下手。”
吃完饭后他反悔了,要周益宏运打谷机回去,把手扶拖拉机的零部件拉来,然后另外喊一个人来帮忙,美其名曰他要和秦淦西商议怎么建大棚。
见他自己不参与,但也找人来,秦淦西也没管,要张立维去领发动机、找软塑料后,和他说起大棚的事。
还是和上次所说的,只不过又具体了一些,比如说地面要平坦,不能高低不平,或者是斜坡;大棚骨架不要太高,顶高六尺侧高三尺,不影响种菜、拔菜就行;骨架的表面要光滑,免得毁坏薄膜;宽度要根据薄膜而定,搭口要严实,不能透风;蔬菜在五六月份的产量最高,那么最好能控制那样的温度,高了通风或遮阳,低了生火升温,必要的话盖上草席子,最好在每个大棚里挂三个温度计看温度;如果肥料不缺,那些都做得很好,但菜的长势还不好的话,晚上可以在里面烧点什么,生产一些二氧化碳……巴拉巴拉。
听完他的巴拉巴拉,问清一些原因后,周益农挠了挠脑袋,“从来都没想过,这种菜还有这么多学问。谢了,老弟。”
秦淦西笑着说:“我也只是纸上谈兵,具体的操作是不会的,还需要你们自己摸索,或者去农学院请这方面的老师。”
周益农扭头看向他,“不可能吧,种菜还有老师?”
秦淦西摇了摇头,“老哥,这也是农业啊。”
周益农马上点头,“那确实应该去看看。”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秦淦西心叹,他也只是没有上多少学,不然不得了,不过凭他现在的能力,也会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