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十万大山:1840 > 第40章 团练名额全要了

第40章 团练名额全要了

老管抱着管越白了沈云峰一眼,说你这个逆徒,这叫生姜还是老的辣。

有了老管用社会哲学科学指明了大的方向,大家头脑风暴的思路明显集中了。

但那几个工科狗已经放弃了希望,连瞎扯也不愿意扯了,开始摆烂了。

最后,还是有些社会经验的张大强想了个好主意。

张大强说既然黄有亮是做买卖的,咱们就求他帮忙做买卖,他若是答应,我们就顺理成章帮他解决这个难题。

比如我们现在拿出去也惊动不了别人的产品,像次一点的红薯酒,红薯干央求他帮我们去卖。这些产品无非是产量高的表现,没有和赤腰瑶寨不相符的技术在里面。

有了张大强的主意,大家思路越来越清晰,想法也越来越集中。

一番推敲后,最后形成了大家都认为可行的方法:赤腰瑶寨请黄有亮帮助销售红薯酒和红薯干。

黄有亮若是答应,赤腰瑶寨便一力承当这十五个团练的名额和补录人口的名额,其他两个瑶寨也要保证以后买酒只在黄有亮那里买。

在黄有亮那里私下的解释就是赤腰瑶寨的红薯丰收酿的酒有点多,用这十五个团练和补录的人口,准备把酒销售到别的保长区域去,甚至是翻过垭口偷偷卖到上思府和南宁府去。

寨子里有些能说会道能做点买卖的青壮年不在户籍上,出门不方便,所以要把这些人补录上去。

这样一来,让黄有亮感觉到赤腰瑶寨在里面得了好处,那承当这些名额的事情也就合情合理。

至于让另外两个瑶寨买酒,那也是为了让人家感觉合理一点,能卖多少酒给他们,按照张大强的说,那都是穷逼,也就过节喝点酒,不指望他们买多少,就是个由头而已。

连黄有亮向县衙那边的说辞都想好了。

一、赤腰瑶寨是外来户,人家欺负他们让他们补录人口;

二、还是欺负他们,还带了心眼,为了方便也免得各寨子派人在一起容易起纷争。每个瑶寨每三年轮一下,一次性派出15个人,但赤腰瑶寨好欺负,逼着他们第一批出人。

总而言之,物流园的几个人总结了一个观点:学堂还得继续办,好好办,这年代必须要知识启蒙,不然啥都替他们想好,太累了。

黄兴发这里比黄有亮难蒙骗,毕竟这些名额都是黄兴发代表赤腰瑶寨去谈,说服他心甘情愿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对付黄兴发,沈云峰一力承当,无需大家商量了,毕竟大专毕业生单兵对战不识字的文盲,如果再搞个多打一,那就太欺负人了。

果然,黄兴发很不理解,他只能理解到卖酒换钱是好事,沈云峰他们弄个户籍也是好事,毕竟算是落户瑶寨了,以后怎么着也不能偏爱柏家村一家,最起码要一视同仁。

谈到这一点,黄兴发心里还是有些不平衡的,虽然老管娶了个柏洁还生了个儿子,但好歹沈涛涛也是娶了黄巧巧,你们也要对瑶寨好点。

沈云峰眼睛一翻,黄巧巧跟你瑶寨毛线关系都没了,你TM都把人家逐出瑶寨了。这一句差点把黄兴发气背过去,狗日的奸诈汉人,不都是被你下套的,现在拿着个还当理由说。

“好,那就当沈总说的这些理由,卖酒的那些好处也不值当我们出十五个人,最多出个八个。”黄兴发还是舍不得十五个劳力白白去山下给汉人当差。

“你莫不是以为丰南号的银子从天上掉下来的,那都是从海上来的。要是这十五个人名额不全部拿下,以后这条路线怎么走。”沈云峰瞪大眼睛惊讶的说。

“你原来在走私,这是犯法的事情,我赤腰瑶寨不跟你干了。”黄兴发惊诧的说。

虽然他对汉人的法度也不当回事,但要是拿自己家十五个人去山下干犯法的事情,他还是担心了。

“不干也行,我事先说嘛,没银子上山,你们手里那些代银券可都是废纸了,你回去可以撕了算了。”沈云峰不屑一顾的说。

“这......你这坑人。”黄兴发一想到好不容易攒的“代银券”要变成废纸,不禁气的咬牙切齿。

“老匹夫,你莫装纯,这垭口的私盐你哪年不买,买了私盐也是走私。当真你怕了汉人的法令就有便宜不占。”沈云峰冷笑一声。

沈云峰然后接着说:“你怕作甚,十五个人不用你全出,丰南号和柏家村也出人,手中不拿货物,也不就是暗中放风的事情而已,怕什么怕,大不了事后抵赖就是。”

“我告诉你,县里为何要搞团练,就是广东那边和西洋人要开战,根本顾不到我们这穷乡僻壤,以后这些事情官府不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有心无力管了,这时候不抓紧机会搞钱,更待何时。”

在沈云峰的威逼利诱之下,黄兴发溃不成军。

这时候,沈云峰开始教他如何找黄有亮怎么个说法。说完之后,黄兴发连声大呼汉人奸诈,但脸上也轻松不少,毕竟有奸诈的沈总谋事,赚钱的事就是有可能实现的。

事不宜迟,当天,黄兴发就带着两个人背着两坛子红薯酒下山去找黄有亮去了。

红薯酿酒方法简便,不用主粮,南方大部分是用红薯酿酒,但红薯酒有个天生的缺陷就是度数低,口感一股红薯味,所以也都是穷人的酒。

瑶人节日多,虽然舍不得用多少酒,但毕竟一逢节日或者婚丧嫁娶,酒钱还是省不下来,黄有亮的生意就包括卖酒这一项。

黄兴发带下山的红薯酒虽然已经是丰南号最次的一档,但是现在“丰南号”产出粮食多,就算最次的红薯酒,酿制的时候也掺了一点大米和高粱,用以改善红薯味。

而且酿成基酒后还再次蒸馏提纯,度数比赤腰瑶寨老方法酿的酒要高上十几度,能有将近40度了,掺了米和高粱,口味也改善不少。

黄有亮喝了黄兴发带下山的红薯酒,赞不绝口,感觉和县里卖的高档酒快接近了。但一问价格,黄兴发出的价格居然只比原来低质的红薯酒只高一点点,完全能让穷人们接受。

要是自己稍微加点价,再掺点水,这生意做下来,一年怕不是要多挣下十来两银子。

要是弄到县里去卖,估计还能挣的更多,那县里的好酒价格可是翻了几番,这红薯酒哪怕只翻上一番,也是一年多挣几十两的买卖。

这买卖能做,真没想到这山上的瑶家外来户,酿酒居然有这一套。也不知道这哪里来的这么多红薯酿酒,只怕赤腰瑶寨有专门的红薯种植技术。

听到黄兴发提出的条件,黄有亮几乎要笑出来了,这也算条件,这简直给我雪中送炭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来自罗马的异梦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山贼之谋定三国水浒后传:九纹龙史进之龙腾天下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