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沈云峰来说,怀特的到来不仅仅是钢铁冶炼和铸造技术提升。
在和怀特的接触中,也通过钢铁在各方面的应用了解了英国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这让他对现在西方世界的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印象,这是另外一个巨大的收获。
怀特到来的半年多时间里,让柏家村和赤腰瑶寨、十家瑶寨的人近距离接触到了传说中的“黄毛鬼”。
让他们也开拓了眼界,尤其是学堂的孩儿们,对课堂上说的世界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沈云峰临时起意的口号有了更为具体化的表现。
当“丰南号”开始铸造船用蒸汽机汽缸缸体时,怀特离开了十万大山,带着沈云峰给的金币,跟着路易斯的商船去了印度,继续他的世界之旅。
有了查理.怀特的指导,“丰南号”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有了显着的跃升,钢铁的质量和产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再加上锰矿的加入,钢铁成品无论强度和韧性都加强了。这时候,沈云峰让沈松领衔开始铸造船用蒸汽机。
就在查理.怀特帮助“丰南号”提升钢铁冶炼技术的时候,5月中旬,耆英带着伊里布来到浙江。
奕经提出与耆英共同行动,“会同筹办,彼此互相参酌,布置一切”。
这遭到道光帝的明确拒绝:“所奏与朕意大不相符,卿断不准稍有瞻顾。朕惟责卿以剿贼复地,卿无恤其他。若能速奏肤功,朕立颁懋赏。至耆英原因另有委用之处,果否施行,俟朕随时裁夺,无非备其一端而已也。如能勿用,朕所深愿,止须卿成功后,不待辨而俱明晰矣。”
道光帝战略意图是,依然想把投降妥协作为最后的选择,现在是能剿则剿,该守必守,尽量避免滑向投降妥协这条路。
但是道光帝没想到的是,定海、镇海和宁波并不是英军的最终目标。
早在1841年9月英军从厦门北犯舟山时,英国政府即决定再次增加兵力,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以迫使清政府尽快签订一项满足其侵略要求的条约。
清军在浙江的节节失败,更加助长了英国的侵略气焰。
同年11月4日,英国新任外相阿伯丁在给侵华总司令璞鼎查的信中要求璞鼎查向清政府勒索一大笔赔款,但是不能因此而使谈判破裂,或使战争无限延长。
信中还指出,英国政府拟改变原训令中关于长期占领舟山或其它沿海岛屿的打算,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考虑到“把这些占有地永久保留在英国国主领域之内,却会使庞大而固定的开支随之而来”。
而且会使英国人“在政治上同中国人发生更多全无必要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