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上几日,帆船自身重量不断压实承重木架,然后就稳稳的停在上面,可以施工了。
山上铸造的蒸汽机配件通过起吊装置从最南边的山崖吊下来,然后通过小船从江平江运到海上,再一路航行到修船厂处。
因为蒸汽机设计就是按照改造这种普通三桅帆船来的,所以,大的设计上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就是一些小的结构上的固定安装,以及尽可能的考虑方便其他功能。
整个安装过程中,沈云峰、沈松、沈涛涛都吃住在万尾岛上,足足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万尾岛的修船师傅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木帆船的改造涉及到木结构的改造和加固,前期供应他们的工具和材料让他们也提升了工艺水平,此时也发挥了作用。
全部安装好之后,进行了空转试机,蒸汽机运转正常,推进器也运行正常,只待下水检验动力能否符合预期。
随后,修船的木工师傅开始对改造的地方进行油泥封闭,上漆。“丰南号”的技工则进行铁条加固船身,涂抹防锈树脂,增加润滑油脂。
沈云峰计算了一下时间,如果熟练以后,可以将改造的时间从两个月提升到一个半月。
当然这不包括蒸汽机铸造的时间,不过,这两个生产相互不干扰,可以同时进行。
经过计量测算,蒸汽机改造后的运载量比改造前少了三分之一。但如果速度提上去,不需要借助风力的话,那对商业航海是相当有利可图的。
全部改造完毕后,帆船整体进行油漆出新,一艘新攒攒的蒸汽机船出现在偏僻落后的小岛上。
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拉起拦住海水的档板,海水大量涌入海沟中,慢慢淹没了海沟,帆船在海沟中慢慢浮起,工人们拆去吊装的绳索,船只稳稳的漂泊在海沟里面。
浸泡到第二天早上,船工上船进行检查,没有一丝漏水的痕迹。技师挥手示意可以上船试机了。
参与改造的人都兴奋不已,纷纷上了船,沈涛涛和刘永陆掌舵,沈松则带着技工开始点燃蒸汽机。
随着蒸汽机的轰鸣响起,烟囱冒出了黑色的烟气,随着水温的升高,蒸汽机的活塞开始运转起来,一切都正常。
沈涛涛指导刘永陆将控制杆挂入倒档,巨大的船身慢慢的从海沟里退出,一直退到内海之中,然后沈涛涛旋转方向舵,船头渐渐转向了外海。
固定好方向,沈涛涛再指导刘永陆将控制杆挂入前进挡,慢慢的提高速度。
沈涛涛渐渐的提高速度,由于并没有可靠的测量仪器,只能凭着刘永陆等人的经验去判断。
从刘永陆他们兴奋的吼叫声中,可以看出,蒸汽机船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他们使用帆船的速度。
行驶到快接近万尾岛外海的时候,刘永陆开始转向,让船掉头,再驶回船厂,这时候,不便被万尾岛停泊点的商船看见这种新式蒸汽船。
在路易斯和沈云峰还有刘永陆的规划里,万尾岛能够生产蒸汽机的能力是需要一直保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