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身先士卒地率领着自己那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骑兵队伍,在战场上左冲右突、浴血奋战。
他们且战且退,试图从这片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的血腥之地撤离出去。
此刻,整个战场已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敌我双方士兵短兵相接,厮杀声响彻云霄。
想要在如此激烈的战斗中顺利撤出,绝非易事,即便是经验丰富如常茂这般的将领,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目标。
“哎呀妈呀,小茂这家伙到底在搞什么鬼名堂啊?难道他不想打了,准备临阵脱逃不成?”正在奋勇杀敌的蓝玉忍不住边挥舞着手中的大刀与敌人交锋,边大声叫嚷道,显然对常茂的举动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
常茂那可是大小战事无不当先的,喜欢上战场。
这时候咋上了战场就一副要提桶跑路的架势?
“义父小心!”
就在这时,只见一道寒光闪过,一把锋利的弯刀朝着蓝玉的后背猛劈而来,千钧一发之际,蓝玉身边的一名义子眼疾手快,毫不犹豫地挥动手中长刀。
硬生生将那致命一击给挡了下来,并顺势反手一刀,干净利落的结果了那个偷袭者的性命。
蓝玉心中暗叫一声侥幸,他转头看向这名救了自己一命的义子,赞许的点点头,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夸赞道,“好小子,干得漂亮!这次多亏了你反应迅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呐!”
那名义子嘿嘿一笑,朗声道,“义父您平日里教导我们,上阵杀敌时必须全神贯注,不可有丝毫分神,可您刚才不也因为关注郑国公而分神了嘛?”
蓝玉闻言不禁老脸一红,但随即又辩解道:“我这不是看到小茂那副架势好像一心只想撤退,其他人不去招惹他,他便也不主动进攻,感觉他似乎有意要率众离去才会分神的嘛。”
说话间,蓝玉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飞,又接连斩杀了数名敌军,溅起朵朵血花。
不过目光还是撇了撇常茂,确定常茂是在边战边退。
李文忠带着骑兵一路直扑中军,为了救李景隆,也顺便帮李景隆拿下这夺旗之功。
李文忠也发现了常茂还没过来。
按理说,常茂就算让功给李景隆,那也不至于离得那么远吧?
而且咋越来越远了?
“我的天呐,这郑国公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难不成他想要当逃兵吗?”一名士兵满脸惊愕地喊道。
旁边另一名士兵立刻反驳道,“你是不是傻呀?人家可是开平王的亲儿子!那可是在十万大军之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存在,就算是在百万雄师当中,也能够轻而易举地取下敌方上将的首级!像这样英勇无畏的大将,怎么可能会当逃兵呢?”
又有一名士兵附和着说道,“就是就是,哪怕我们全都逃走了,郑国公也绝对不可能临阵脱逃的!”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惊呼起来,“哎呀,情况不妙啊!郑国公看样子是准备撤离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