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众人听到阿妈念两百多美金一斤,不由倒吸一口气。
“啊呀...…咯咯...…刷刷...…”闻言我咯咯笑起来,接着继续写道:但是我可以把它培育出适应我们岩村生长的品种,另外岩村外面那一圈石头山,我打算把山脚地块都改造成种植基地。村外环形竹笋山区域宽有二十公里,长近近约整个岩村外围的扇形面积,足够我们岩村种植出来的山葵抢占整个国际市场。
改造的材料从哪里来呢,就是覆盖我们岩村老水稻田上面的泥沙。我打算制造几台挖机把那三米厚泥沙,全部转移到石山脚下去铺设成山葵田。
不过开始只铺设一部分适合山葵种植的田亩,其它的地块可以暂时用作其它作物的种植;另外分田入户工作过后就要全村建设新房子了,要占用村里不少土地;所以村里要流出各家建房土地后,才能上报村内剩下的耕地;村内耕地按照每人人均分一亩,包括牺牲的叔伯们也算在内;分好村内的耕地后,剩下的多余耕地则是统一统筹进村集体里面;而村外竹笋山下面新开垦出来的荒地,也将统一归属村集体;至于目前各家在竹笋山山脚下已经开垦出来的荒地,则是等把老沃土田恢复后,再从那边根据各家被村集体征收的面积划分出来相等的面积补偿回各家;补偿各家后剩下的农田村里集体种植,产出粮食或者收益村里统一按照人口再分配一部分给村里每一个人;一部分则是留在村集体里当做储备金,或者拿去投资增加村里收益;同时,村里每一笔收支每账目都要写进村档案,并公布一份贴在祠堂的公示栏目里。
还有就是待恢复村口外面的农田后,村里是绝对不缺乏粮食的,到时候村内的耕地可以在建好房子后,房子周边的农田随便大家种菜还是种果树都可以。
还有村后这片岩石土地我们要改造成牧场草原,专门养殖奶牛、马、野猪、兔子、野鸡、家鸡、鹌鹑,并分出部分建设成农田培育高产的水稻、果树等种苗。
老祠堂背后这一带,预留出部分土地给后代结婚建设新房子用,其余土地则是挖一个直径一公里左右的大湖,湖边建设一个新祠堂跟一个书院。
书院里面包括幼儿园一直到大学的各个小书院,书院内包括大学毕业继续读读研究生、读博士生的所有教学课程以及科研,并在里面建设很多大型科研室。
新祠堂里面,会办一个老年大学;村里老人等生活富裕起来后,晚上周末都可以到祠堂的老年大学学习以及交流安享晚年。
村口位置会建设一个大型宾馆,以后用于接待外来人员居住。
还有为驻军也得给建设一个小型兵营,不能总是让人家搭帐篷住。
除了这些,村内江洞口附近得建设一个码头,村口外江对面也得建设一个码头,方便村民走水路出村或者到对面进行耕种。
除了码头我会造两艘大船,一艘用于对面耕种需要,一艘用于出村;除了大船还会建设十艘小船,方便村里日常所需。
牧场所需的泥土,从河底挖淤泥跟加宽村口河道挖掉的土方运过去铺设上就行。
至于山地林地,还是全部归属村集体管理,我以后会开个药厂,需要大量的药材;村里可以在林地大树下面,隔五百米可以在大树下面种植药材五百米宽的药材林区,待药材成熟我来收购村里所有的药材,给村里增加一份持续稳定的收入。
为什么要隔几百米呢,因保留原生态物种需要,不然全部种植药材,原生态物种会绝种。
还有就是我们村继续维持公社制度,也就是每家每户自留一些自留地自己决定如何耕种,大部分土地都归属村里公社统一安排种植:这样我们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经营农林生意,不需要另外报备注册企业,省去很多行政审核关卡:比如可以继续用村里的旧印章,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政策上的麻烦,如现在大家都怕的投机倒把行为。
“咿呀……咿呀...…”待我写完,阿妈随后也读完,我则咧嘴微笑着朝大家挥挥小手丫上的笔,表示我说完了。
“啪啪……”大家听完,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按照小家伙的规划去发展,那么不用几年村里就将从全省最穷的小山村变成全省甚至全国最富裕的山村,这一结果知青老师教授们是最先看到、想到的,一个个的手掌都拍红;一些叔公叔婆,则是在后生们解释一番后,才明悟过来,接着就是满脸兴奋的跟着鼓掌。
当大家鼓掌完毕,老村长跟各位长辈以及老教授们商量后,一致决定同意通过小不点的提议以及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