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章所述,大宋三路大军势如破竹,直捣金国要害。余亲率中军坐镇后方,日夜关注前方战事。中军营帐之中,灯火通明,军报如雪片般飞来,诸将围聚,皆神色凝重而又满含激昂。
金国都城之内,朝堂之上,主和派与主战派争论不休,甚至已出现互相倾轧之势。金主完颜亮心中焦虑,召集众臣商议对策。主战派主张坚守都城,誓死抵抗;主和派则认为大宋兵锋正盛,不宜硬拼,应寻求议和之道。完颜亮心中犹豫不决,难以抉择。
时值深秋,北风凛冽,金国都城外,宋军大营连绵数十里,旌旗猎猎,杀气腾腾。宋军将士士气高昂,每日操练不辍,磨刀霍霍,准备一举攻破金国都城。金国都城内,人心惶惶,百姓纷纷逃离,城中一片混乱。
完颜亮见状,心中愈发焦虑,遂召见主和派领袖完颜宗翰,密议投降之事。完颜宗翰劝道:“陛下,如今宋军势大,我军难以抵挡,不如暂且议和,以保全社稷。”完颜亮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同意。
次日,完颜亮派遣使者前往宋军大营,请求议和。宋军主帅岳飞接见使者,询问其来意。使者呈上完颜亮书信,信中言辞恳切,表示愿意割地赔款,以求和平。岳飞览毕,心中暗自思量,遂决定暂时接受议和,以稳定局势。
议和之事迅速传遍两军,金国将士闻讯,无不松了一口气,纷纷放下武器,准备迎接和平的到来。宋军将士虽有些许不满,但也明白此举乃是为了避免更多生灵涂炭,遂接受了议和的决定。
议和谈判在金国都城外的一处营地进行,双方代表齐聚一堂,商讨具体条款。经过数日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议和协议。协议规定,金国割让燕云十六州予宋朝,每年向宋朝进贡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以示诚意。
议和协议签订后,金国都城内外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庆祝和平的到来。宋军将士也收起刀枪,准备班师回朝。岳飞下令,严禁士兵扰民,保持军纪严明。
完颜亮见议和成功,心中稍安,遂下令全国上下遵守议和协议,不得有任何违背之举。金国各地官员纷纷响应,积极落实议和条款,努力恢复社会秩序。
然而,议和之事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金国内部仍有一部分主战派人士,他们认为议和乃是屈辱之举,誓死不愿接受。这些人秘密聚集,策划发动叛乱,企图推翻完颜亮的统治,重新挑起战端。
与此同时,宋朝内部也有人对议和持怀疑态度。一些主战派大臣认为,金国投降乃是迫于无奈,一旦其恢复元气,必将再次反扑。因此,他们主张继续进攻,彻底消灭金国,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