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听闻庞统归汉,大骇
在江东的营帐之中,诸葛亮正对着军事地图沉思,手中的羽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摇着。营帐内烛火摇曳,将他修长的身影映在营帐之上,显得有些孤寂。此时,江东在与大汉的中对峙虽暂处上风,但诸葛亮深知,局势瞬息万变,容不得丝毫懈怠。
一、消息传来
忽然,帐外一阵脚步声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亲信谋士匆匆入帐,神色略显慌张,单膝跪地禀道:“军师,刚得到确切消息,庞士元已前往洛阳,归入大汉皇帝麾下!”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猛地一顿,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浮现出惊愕之色。他微微皱眉,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是难以置信,又似在思索着这一消息将带来的深远影响。“此事当真?”他紧盯着谋士,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谋士忙道:“千真万确,消息是从洛阳城中可靠之人传来,庞统已面见大汉皇帝,据说皇帝对他极为器重,当即拜为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缓缓坐回案前,沉默良久。庞统的才能他再清楚不过,二人虽各为其主,但彼此惺惺相惜。庞统素有“凤雏”之称,与自己“卧龙”齐名,智谋、见识皆非凡人可及。如今庞统归入大汉阵营,无疑将给江东带来巨大的变数。
二、回忆往昔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往昔。那时,庞统尚在江东,虽未得重用,但诸葛亮与他时常相聚,纵论天下大势。庞统言辞犀利,见解独到,对局势的分析往往一针见血,令诸葛亮也暗自赞叹。
记得有一次,在讨论天下诸侯格局时,庞统曾笑着对诸葛亮说:“孔明,如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然观其大略,不过是几家逐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庞大,但内部隐患重重;孙权据有江东,根基稳固,却难有进取中原之力;至于其他诸侯,不过是些跳梁小丑,难成大器。唯刘备,以仁义之名,若能得贤才辅佐,据荆州、益州之地,大业可图。”
诸葛亮当时微微点头,回应道:“士元所言极是,只是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各方势力此消彼长,要成就大业,谈何容易。”
庞统则爽朗地大笑:“虽不容易,但事在人为。我等既身负才华,当寻明主,展抱负,若能辅佐英主成就霸业,也不枉此生。”
那时的他们,虽各有想法,但彼此之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而如今,庞统却选择了大汉皇帝,站在了江东的对立面。
三、忧虑江东局势
诸葛亮深知,庞统的归汉对江东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在军事上,庞统擅长奇谋,其战术往往出人意料。如今他为大汉皇帝出谋划策,江东的军事行动将面临更多变数。大汉在与江东对峙的局面下,本就实力不容小觑,有了庞统的辅佐,无疑如虎添翼。
在政治方面,庞统善于洞察人心若在大汉庞统的辅佐下迅速崛起,江东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原本相对平衡的对峙局面可能会被打破,江东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四、对庞统策略的猜测
诸葛亮开始在心中揣测庞统可能为大汉皇帝制定的策略。在应对江东方面,庞统或许会建议大汉皇帝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先巩固自身实力,加强边境防御,同时寻找江东的弱点,等待时机成熟再发动进攻。
在处理与匈奴的关系上,庞统可能会提出分化匈奴内部的计策,利用匈奴各部之间的矛盾,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从而减轻北方边境的压力,使大汉能够集中精力应对江东。
而在内部治理上,庞统想必会着重于改革吏治,选拔人才,发展经济。他会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推动大汉进行一系列的变革,提升大汉的综合国力。
想到这些,诸葛亮不禁眉头紧锁。他深知,接下来江东面临的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每一步决策都关乎江东的生死存亡。
五、与孙策商议
诸葛亮深知此事重大,片刻不敢耽搁,当即前往孙策营帐。此时,孙策正在营帐内与几位将领商议军情,见诸葛亮匆匆而来,神色凝重,心中不禁一紧。
“孔明,何事如此匆忙?”孙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