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相封王,盛典宏开
一、盛典筹备
大汉统一之后,为彰显皇恩浩荡,昭示天下太平,我决定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封诸葛亮为丞相,封孙权为吴王。诏令一下,朝堂内外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盛典的筹备之中。
太常卿领命负责仪式的礼仪规制。他翻阅古籍,参考历代盛典的仪程,精心制定了一套详尽的方案。从祭祀天地的环节,到朝堂上的封授仪式,再到之后的宴会庆典,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斟酌。祭祀所用的祭器,皆选用最上等的材质,由能工巧匠精心雕琢,力求庄重肃穆。
大司农则全力筹备所需盛典的物资。绸缎、珠宝、美酒、佳肴等,源源不断地运往洛阳。为了这场盛典,国库不惜耗费巨资,只为呈现出一场前所未有的宏大场面。从各地征集而来的珍稀食材,堆满了御膳房的仓库,御厨们日夜忙碌,精心研制着庆典当日的菜品。
少府监造各种器物,尤其是丞相与吴王的印绶、冠冕、服饰等。丞相印绶以黄金铸就,螭虎钮,印文“大汉丞相之印”,字体刚劲有力,彰显着无上的权威。冠冕则以黑色缯布为表,红色绢里,旒珠用白玉制成,每一颗都圆润剔透,光彩照人。诸葛亮的丞相服饰,以紫色为主色调,绣以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图案,寓意着丞相辅佐天子,掌管天下。
孙权的吴王印绶同样精美绝伦,以赤金打造,龟钮,印文“吴王之印”。其冠冕为七旒,用青玉制成,服饰以红色为底,绣有蛟龙、麒麟等瑞兽,象征着吴王的尊贵地位。
卫尉负责京城的安保工作。他增派了大量的禁军,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皇宫内外巡逻。城墙上、城门处,皆有重兵把守,确保盛典期间的安全万无一失。同时,对参与盛典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查,发放特制的令牌,只有持有令牌者才能进入指定区域。
太仆寺挑选了最精良的马匹,为盛典的仪仗队伍所用。这些马匹毛色纯正,身姿矫健,经过严格的训练,能够整齐划一地行进。车辆也经过精心装饰,车身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车辕上悬挂着华丽的缨穗,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二、祭祀天地
盛典当日,天色未明,我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在仪仗队的簇拥下,前往南郊的祭天之所。诸葛亮与孙权身着各自的礼服,跟随在我的身后。
南郊祭坛,早已被布置得庄严肃穆。坛上摆放着三牲、五谷、鲜果等丰盛的祭品,香烟袅袅升腾。我登上祭坛,盥手净面,在太常卿的赞礼下,开始举行祭天仪式。
我恭敬地向昊天上帝献上玉璧、丝绸等祭品,然后跪地叩拜,祈愿道:“昊天上帝,今大汉已复归一统,四海升平。朕特率群臣,敬祭于您,感恩您的庇佑。今封诸葛亮为丞相,孙权为吴王,望您护佑大汉国运昌盛,君臣一心,百姓安康。”
诸葛亮与孙权也依次登上祭坛,向天地神明行礼,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对大汉的忠诚。祭祀仪式结束后,天空中阳光初照,洒在众人身上,仿佛是天地对此次盛典的祝福。
三、朝堂封授
祭天仪式结束后,我率领群臣返回皇宫,在太极殿举行封授仪式。太极殿内,金碧辉煌,宫殿的立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金龙,殿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我端坐在龙椅之上,下方群臣分班而立,文东武西,整齐有序。殿外,仪仗队伍排列整齐,旌旗招展,彰显着大汉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