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的光芒,赞道:“你说的这个办法,确实新颖又实用。不过,除了赋税,还有律法也至关重要。一个国家要是没有完善的律法,就好比房屋没有梁柱,根本无法稳固。律法必须公正严明,不论贫富贵贱,只要触犯了律法,都必须受到相应的惩处。但同时,律法也不能过于严苛,不然会让百姓们整天提心吊胆,从而失去对国家的信任。”
“伯父,您说得太对了。”杨明连忙附和道,“我打算召集一些有学识、明事理的人,大家一起商讨律法的制定。律法肯定得有,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逐步完善。毕竟,于情于理这几个字,说到底就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愈发深入,气氛也愈发热烈。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时,伯母虞含香轻轻推开房门,端着几盘热气腾腾的饭菜走了进来,笑着说道:“你们叔侄俩到底在聊啥呢,这都到饭点了。先别聊了,赶紧吃饭,有啥事吃完饭再说。”
杨建豪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你先把饭菜放这儿吧,我们再聊一会儿,正说到关键处呢。”
虞含香无奈地笑了笑,摇摇头,转身又轻轻带上房门出去了。
杨明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道:“伯父,关于官员的选拔,我想着,先让杨家、柳家的人出面,根据各自的能力和特长,出任各个职位。”
杨建豪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你这个办法也有道理。毕竟咱们对自家人的品行知根知底,相对来说,不太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没错,我也是这么考虑的。”杨明点头说道,“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得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定期对官员进行考核和监督。不管是自家人还是外人,一旦发现有人违法乱纪,我们绝不能姑息迁就。”
随着夜色越来越深,屋内的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杨明和杨建豪的讨论也接近尾声。杨建豪看了一眼早已凉透的饭菜,略带尴尬地朝杨明笑了笑,说道:“小明,你先坐会儿,我让你伯母把饭菜热一下,咱们吃点东西。”
此时,该说的事情都已说得差不多了,杨明站起身来,说道:“伯父,不必麻烦了。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几位叔叔那边,就劳烦您回头跟他们商量商量,看看他们是什么想法。要是没别的事儿,我明天就准备动身前往邺城了。三日后,龙城全面完工,到时候我会派人来接伯父和叔叔们。”
杨建豪点头表示应允,又热情挽留了一番,杨明再三推辞后,这才告别大伯,踏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