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六月初二,天刚蒙蒙亮,晨雾还如轻纱般萦绕在王嘉胤营地的四周,给这片本就充满紧张气息的地方更添了几分神秘与不安。
营地内,士卒们已然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着一曲独特的战歌前奏。
伙夫们早早地就在灶火前忙碌开了,他们熟练地添柴、加水,那灶膛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照着他们满是汗水却又坚毅的脸庞。
大锅里炖煮着的粗粮粥咕噜咕噜地翻滚着,热气腾腾地冒出来,混杂着些许野菜的清气,这简单的吃食,是众多士兵们每日辛苦劳作、奋勇作战的能量来源。
为了让大家能吃得饱些,伙夫们还特意多煮了些时辰,把那粥熬得浓稠了些。
营帐边,负责整理内务的士兵们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顶帐篷,他们仔细地查看绳索是否有磨损、木桩有没有松动,确保昨夜的风没有对营帐造成什么破坏。
毕竟在这随时可能面临官军来袭的局势下,一个稳固的营地就是大家的避风港。
而巡逻的士兵们则分成了好几队,沿着营地的四周,以不同的路线交错行进着,他们目光锐利,犹如鹰眼般扫视着周边的一草一木。
哪怕是一只野兔突然窜过,都会引起他们瞬间的警觉,手中的兵器也下意识地握紧几分,时刻准备应对可能潜藏的危险。
在营地的核心位置,王嘉胤那座颇为气派的主营帐矗立着。
营帐顶端的旗帜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旗帜上绣着的图案彰显着王嘉胤自立为王的威严与决心。
营帐内,王嘉胤身着一袭特制的战袍,那战袍虽算不上华丽,却也用料讲究,上面精心绣着一些代表着起义军精神的纹路,尽显王者风范。
他端坐在营帐正中央那把简易却又透着庄重的王座上,面前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晋地形势羊皮卷。
这羊皮卷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才绘制而成的,上面不仅细致地标注了晋地大大小小的城池、村落,就连那些蜿蜒曲折的山脉、奔腾不息的河流以及错综复杂的交通要道都清晰可辨。
王嘉胤眉头紧锁,深邃的眼眸犹如深不见底的幽潭,里面透着对当下局势的深刻洞察以及浓浓的忧虑之色。
他深知,自己虽已在晋地竖起反旗,且凭借着过人的领导才能和反抗压迫的决心,吸引了众多饱受明朝苛政之苦的百姓加入,队伍也日渐壮大,可面对明朝官军那如狼似虎般的重重围剿,每走一步都仿佛是在刀刃上跳舞,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此刻,营帐内的几位亲信将领分坐两旁,他们都是跟随着王嘉胤一路从艰难困苦中打拼过来的,各个身经百战、忠心耿耿,然而此刻,他们的脸上也都布满了凝重之色,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