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一号食堂被征用,举办隆重的欢迎晚宴。
下午两点,后勤部的一众同志,紧锣密鼓的开始装饰一号食堂。
圆形的木桌上,被一个个铺上大红色丝绒桌布,椅子上同样套上同款红丝绒椅套,背后的位置绑上一个精致红色丝绸蝴蝶结。
食堂大厅瞬间变得隆重肃穆庄严。
阮晓棠快速穿过食堂大厅,奔向另一个小厨房。
今晚晚宴菜品主要以中式为主,俄式为辅。
作为东道主不仅要尽心尽力尽到地主之谊,还要小心的照顾到苏联团队的口味。
入乡随俗是礼节。
入了别人的乡还能吃到自己家乡熟悉的口味,这才是大国的待客之道。
要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吃到正宗俄式料理,心满意足的不虚此行。
真正的宾至如归。
有句老话说的好,在外吃饱了,不想家。
中餐大厨在大厨房,颠起铁锅,忙得热火朝天。
阮晓棠独自一人在小厨房里,静心研制她的俄式料理。
这个年代还没有烤箱,微波炉,揉面机,破壁机等先进的家用电器。
阮晓棠只能把自己锁在小厨房,闪身进了空间。
那里的厨房应有尽有,更能事半功倍,助她这一臂之力。
阮晓棠按照关键词条,在豆包搜索出想要的俄式料理。
站在宽敞的操作台前,有条不紊的处理食材。
………………………
隆重的欢迎舞会结束。
重头戏,晚宴正式开启。
穿着统一服饰的上菜员,手持餐盘鱼贯而入,然后又鱼贯而出。
先上场的中餐依次是:北京烤鸭、麻婆豆腐、西湖醋鱼、东坡肉、辣味合蒸、清蒸武昌鱼、飞龙汤、开水白菜、葱爆羊肉、滑溜里脊、砂锅白肉、罗汉大虾、清汤燕窝、红烧鲍鱼、银耳烩菜。
荤素搭配,香味扑鼻,色泽诱人。
中餐大厨以融合了东西南北的十大名菜为开端,最后以在中国餐饮界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谭家菜来收尾。
为在座的来宾,精彩呈现了顶级的烹饪技艺。
中餐全部走完。
压力给到阮晓棠这边。
由于俄餐有别于中餐的猛火热油的烹调方式。
俄餐通常以肉类、鱼类、蔬菜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量黄油、乳酪等口味浓郁,酸甜苦辣咸俱全。
先上场的俄式甜品。
拿破仑蛋糕、牛奶蛋奶酥、帕斯蒂拉、酸奶油蛋糕、甜菜沙拉。
而后是俄式经典西餐。
红菜汤:汤色诱人,番茄味浓郁。
罐焖牛肉:牛肉软嫩,番茄味十足分量十足。
牛排:鲜嫩多汁,火候拿捏精准,搭配酱汁,口感极嫩。
红酒煎鹅肝:鹅肝细腻柔滑,如旧即化,搭配红酒熬制的酱汁,酒香浓郁。
俄式清煎马哈鱼:外皮酥脆,内里鲜嫩。
奶汁杂拌:原料有土豆泥,火腿,蘑菇和芝士,经典的俄式风味。
苏联代表,安德鲁舀起一勺,色泽红艳的红菜汤,一口下去,酸甜可口,和小时候妈妈做的味道简直一模一样。
闭起双眼,回味般,咂咂嘴。
然后感动的冲着旁边的江参谋,竖起一根肯定的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