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片刻,玉环神色凝重,挥手示意太监退下,独自坐在案前,反复琢磨信中内容。此事若真,必是宫中一场大地震,牵连甚广,不可不慎。她深知,宫中之人,皆非等闲之辈,一举一动皆有可能暗藏玄机。
玉环正沉思间,忽闻门外传来轻柔的脚步声,随即一温婉之声响起:“臣妾参见娘娘,闻娘娘近日心绪不宁,特来探望。”
玉环抬头,见是婉妃,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暖意。在这波谲云诡的宫中,婉妃的淡泊与超脱如同一股清流,让人心生向往。她微笑示意婉妃免礼,道:“妹妹来得正好,本宫正有一事欲与妹妹商议。”
婉妃轻移莲步,坐于玉环身旁,关切地问道:“娘娘所为何事,竟如此忧心?”
玉环轻叹一声,将密信之事告知婉妃。婉妃闻言,秀眉微蹙,沉默片刻后道:“娘娘,此事关乎宫中安危,不可小觑。然则,宫中权势错综复杂,调查此事,必需谨慎行事,以免打草惊蛇。”
玉环点头,道:“本宫亦知此事棘手,只是若不查明真相,一旦事发,后果不堪设想。本宫思来想去,唯有妹妹可托此事。”
婉妃闻言,心中一惊,连忙推辞道:“娘娘谬赞了,臣妾才疏学浅,恐难当此重任。”
玉环握住婉妃之手,道:“妹妹才情出众,又心思细腻,此事非妹妹莫属。本宫知妹妹淡泊名利,不愿卷入宫斗之中,但此事关乎宫中安危,妹妹若能相助,本宫感激不尽。”
婉妃见玉环言辞恳切,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动。她深知,在这宫中,能得玉环如此信任,实属难得。遂点头应允,道:“娘娘如此信任臣妾,臣妾定当竭尽全力,查明真相。”
玉环闻言,心中大喜,连忙命人备下笔墨,写下密令,交予婉妃。婉妃接过密令,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当即告退,前往暗中调查。
且说婉妃离开玉环宫中,心中暗自思量。此事关乎宫中安危,必须谨慎行事。她深知,宫中之人,皆非等闲之辈,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遂决定先从宫中下人入手,暗中打听消息。
一日,婉妃于花园中散步,忽见一宫女神色慌张,匆匆而过。她心中生疑,连忙叫住宫女,问道:“你如此慌张,所为何事?”
宫女见是婉妃,心中一惊,连忙跪下道:“回娘娘,奴婢……奴婢只是……”
婉妃见其支支吾吾,心中更加生疑,道:“你但说无妨,本宫不会怪罪于你。”
宫女闻言,心中稍安,道:“回娘娘,奴婢适才路过御膳房,见一太监鬼鬼祟祟,似在与人密谋何事。奴婢心中害怕,故此慌张。”
婉妃闻言,心中一动,暗想:此太监定与密信之事有关。遂命宫女带路,前往御膳房。
至御膳房外,婉妃见一太监正与人低语,神色诡秘。她心中更加确定,此人必与密信之事脱不了干系。遂命人将其拿下,带回宫中审问。
经过一番审问,那太监终于招供,承认自己曾受人指使,传递宫中消息于外臣。婉妃闻言,心中大惊,连忙将此事告知玉环。
玉环闻言,怒不可遏,当即命人将涉事太监及其同伙一网打尽。经过一番彻查,终于查明,此事乃宫中一嫔妃与外臣勾结,欲图不轨。
玉环当即将涉事嫔妃打入冷宫,永不赦免。其同伙亦受到严惩,宫中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玉环借此机会,再次整顿后宫,使得宫中秩序更加井然。
然则,宫斗之事,终是难以彻底平息。玉环深知,这宫中权势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她虽身为后宫之主,却亦感力不从心。
一日,玉环于宫中闲坐,忽闻外面传来争吵之声。她眉头紧锁,命人前去查看。不一时,回报曰:“乃新晋嫔妃与旧日嫔妃因争宠而争吵。”
玉环闻言,心中暗叹。这宫中之事,真是层出不穷,何时方能安宁?她遂命人备轿,前往事发之地。
至事发之地,玉环见众嫔妃皆聚在一起,争吵之声不绝于耳。她心中怒火中烧,却仍强作镇定,缓步上前。
众嫔妃见玉环前来,皆停下争吵,施礼问安。玉环环视四周,见新晋嫔妃与旧日嫔妃针锋相对,互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