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唐宫仕女图异闻 > 番外篇 唐代宗李豫的另一种荣耀

番外篇 唐代宗李豫的另一种荣耀

李豫当了皇帝以后,李辅国这家伙觉得自己功劳大,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居然跟李豫说:“陛下啊,您就好好在宫里待着,外面的事儿有我呢。”李豫心里头那个不爽啊,可是没办法,这家伙手里有兵权,只好先忍气吞声,尊他为尚父,啥事儿都得跟他商量才行。不过,这事儿后来也被李豫给解决了,毕竟,皇帝可不是好惹的。 话说李豫,他可真是个有心计的主儿。趁着李辅国那家伙没防备,他悄悄派人扮成黑灯瞎火的盗贼,一把锋利的刀子就解决了李辅国的性命。然后呢,他还装模作样地下令全城搜捕这些“盗贼”,又派了个使者,提着礼盒,一脸悲戚地去李辅国家里慰问,那演技,简直可以拿奥斯卡小金人了。

咱们再聊聊那个唐灭史朝义的大战。李豫刚坐上皇位,洛阳那边叛军就又闹腾起来了,真是让人头疼。所以他一登基,立马就下了道诏书,把长子李适封为天下兵马元帅,那架势,明摆着就是要跟叛军死磕到底。

不光如此,他还动手整顿了朝廷上下那一堆乱麻似的人事关系。五月的时候,他在丹凤楼上搞了个大赦仪式,给那些平叛有功的大臣们,像郭子仪、李光弼他们,都加了官封了爵。还有那些被玄宗老爷子冤枉的皇室成员,像王皇后啊、太子李瑛啊,也都给恢复了名分。这一波操作,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不得不说,李豫这手玩得漂亮,一下子就把玄宗、肃宗那会儿留下的政治烂摊子给梳理得差不多了。

再说说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李光弼。那时候,李豫派了李适当主帅,仆固怀恩当副帅,带着河东、朔方还有回纥的骑兵,浩浩荡荡十几万人,直接冲着史朝义那帮叛军就去了。河南那边的副元帅李光弼也带着大军加入了战斗。两军在横水那地方干了一仗,叛军被打得屁滚尿流,六万人成了俘虏,史朝义吓得往北就逃。唐军趁机收复了一大片地方,连那些原本跟着史朝义的将领,像薛嵩啊、张忠志啊,也都投降了。

到了宝应二年,史朝义这家伙彻底没辙了,往北跑到奚、契丹那边,结果半路上被李怀仙给追上,逼得自杀了。李怀仙提着史朝义的人头来投降,这安史之乱,总算是闹腾了八年之后,被平息了。

那时候,群臣们一看李豫这皇帝当得挺有模有样的,就给他上了个尊号,叫“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这尊号,听着就让人觉得威风凛凛。

不过呢,这天下也不总是太平的。宝应元年那会儿,江淮地区的农民们因为被朝廷追债追得喘不过气来,纷纷起义反抗。那些当官的,一个个跟狼似的,搜刮民脂民膏,真是让人看了心寒。 话说在唐朝那会儿,台州临海,就是现在的浙江临海那地界,有个叫袁晁的哥们儿,他一不做二不休,在翁山,咱们现在说的舟山岛上,扯起了起义的大旗。这家伙挺能耐,带着一帮人打下了台州,还自封了个年号叫宝胜,有的说法还叫升国呢。他这一路势如破竹,信州、温州、明州,州州都被他给攻下来了,手下的小弟们加起来都快二十万人了。

就在袁晁闹得欢的时候,江南那边也不消停,歙州,就是今天的安徽歙县,有个叫方清的人,带着一群饿肚子的老百姓也起义了。这一下子,浙东那边就乱套了,起义一个接一个。

朝廷一看这架势,急了眼了,赶紧让镇守临淮,就是现在的江苏盱眙那儿的河南副元帅李光弼带兵去镇压。你别说,这李光弼还真有两把刷子,到了广德元年夏天,浙东的那些起义军就被他打得节节败退,袁晁本人也被逮住杀了,浙东这才算是消停了。

可这边刚按下葫芦,那边又起了瓢。吐蕃那边瞅准机会,开始往咱们大唐的地盘上窜。为了打安史叛军,朝廷把安西、北庭那些地方的军队都召回来了,结果呢,吐蕃就像饿狼一样,一点点往北蚕食,还趁机往内地钻,陕西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的十几个州都被他们给占了。

广德元年九月,吐蕃大军压境,边关的将领们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一遍遍告急,可有个叫程元振的宦官,愣是把这些消息都给压下来了,不报给皇上。到了十月,还有个投降吐蕃的泾州刺史高晖,带着吐蕃军过了邻州,一路烧杀抢掠,奉天、武功(就是现在的陕西武功西北那地儿)都遭了殃,眼瞅着就要打到京城了。

这时候,咱们大唐的中兴名将郭子仪出场了。皇上李豫一听这事儿,吓得赶紧让雍王李适当关内元帅,又把郭子仪请出来当副元帅,镇守咸阳挡敌人。可惜啊,这时候已经晚了,李豫只好跑到陕州去避难,官员百姓们也是跑的跑,藏的藏。

吐蕃人占了长安,还立了个广武王李承宏当皇帝,把府库、集市抢了个精光,房子也给烧了,整个长安城跟被洗劫了一样。还好郭子仪够机智,跟吐蕃人周旋来周旋去,终于把他们给逼走了。李豫这才赶在十二月回到长安,好好奖赏了郭子仪一番。

百官们一看这事儿,都气坏了,说程元振“专权自恣”,耽误了军机大事。李豫一听,立马就把程元振给革职了,打发他回老家,后来还把他流放到江陵去了。

再说说朔方节度使、大宁郡王仆固怀恩,这家伙在安史之乱里可是立了大功的,跟叛军打了上百仗,家里死了四十六口人。结果呢,平乱之后却被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和宦官骆奉先给欺负了,有苦说不出。他一生气,就在广德元年派他儿子仆固玚去打辛云京。李豫一看这架势,想招抚仆固怀恩,结果没成。后来听了刑部尚书颜真卿的建议,派了在朔方待了很久的郭子仪去招抚朔方军将。仆固玚虽然打败了辛云京,但在榆次那儿被挡住了,这事儿才算是告一段落。 话说在公元765年的那个秋天,永泰元年九月的时候,有个叫仆固怀恩的家伙,他突然放出风声,说皇帝李豫已经归西了。然后,他就纠集了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这些部落,总共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长安杀来,说是要从华阴一路冲到蓝田,直接拿下长安。这消息一传开,整个京城都慌了神。李豫一看这架势,赶紧把郭子仪这位老将给召了回来,让他驻守在长安北面的泾阳,准备迎战。

可巧不巧,仆固怀恩这家伙还没等到跟郭子仪正面交锋呢,就在军中暴病身亡了。这下,郭子仪可不含糊,他三言两语就说服了回纥部落,跟唐军联手,一起在灵武台西原跟吐蕃大军干了一仗。结果,吐蕃大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五万颗人头落地,还有上万人被活捉。郭子仪还从吐蕃手里抢回了四千多被抢走的百姓,缴获的牛羊驼马多得数不清,绵延三百里都不断头。

再说说李豫这个人吧,他对宦官那是真的宠,简直宠上了天。宦官们要是奉命出使,李豫从不限制他们捞点外快,就是恩赐给妃嫔家族的东西,回来还得问问宦官们捞了多少。要是宦官们捞得少了,李豫还不高兴,觉得这是看不起天子的使者。这样一来,宦官们胆子就更大了,公然索贿,毫无顾忌。宰相都得在阁子里存钱,每次宦官来赐个东西,宣个旨,都得给点儿好处,不然宦官们可不会空手回去。要是宦官出使州县,那更是不得了,传送文书的同时还得捞点货,跟收税似的,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像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这些人,那更是受宠得不得了,权势比宰相还大。

不过,李豫也不是个糊涂蛋,对那些飞扬跋扈的宦官,他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李辅国、程元振先后被他给收拾了。到了大历五年三月,鱼朝恩这家伙更是不得了,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左监门卫大将军兼神策军使、内侍监这些头衔都戴在头上,势力大得吓人,连宰相都敢欺负。朝廷大事小事,要是没有他参与,他就火冒三丈,说什么“天下事有不由我者耶!”。李豫一看群臣都恨他入骨,就跟宰相元载商量了个计策。有一次宫中宴会,皇后把鱼朝恩留下,让侍卫把他给勒死了。对外呢,就说鱼朝恩是奉旨自缢的。

李豫这人还有个毛病,那就是信佛。在他的影响下,朝廷里养了一大批僧人,还大修佛寺。这可苦了老百姓,劳民伤财不说,还给国家财政添了不少负担。

到了大历十四年五月,李豫这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不到十天就上不了朝了。五月二十一日那天,他让太子李适监国。到了晚上,李豫就在长安大明宫紫宸内殿咽了气,享年五十四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先离后爱,前妻在恋综市场杀疯了重生之青墨幽韵:素锦华年觅初死后,才发现京圈太子是她裙下臣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咸鱼郡主回京,全皇朝追着吃瓜穿越兽世:兽夫宠妻种田忙乖徒弟,叫声师傅保你皇位百年重生:夫君疯点怎么了,爱我快穿之男主他靠投喂将媳妇拐回家烟雨尘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