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太妃受惩之后,宫中确乎平静了数月。春日里,百花齐放,仕女们头戴鲜花,身着华服,在御花园中相互嬉戏,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忧无虑的仙境。刘琼与黑衣人在一旁默默注视,心中却深知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一日,刘琼偶得一本古籍,封面上写着《昭德皇后秘史》。她心中一动,想起那神秘老者所言,昭德皇后之物或可化解宫中冤魂。于是,她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细细品读起来。
书中记载,王氏,即昭德皇后,初为奉节郡王李适之妾,温婉贤淑,深得郡王宠爱。后唐德宗即位,封王氏为淑妃,再立为皇后,一时风光无量。然而,皇后命途多舛,中年早逝,留下无尽哀思于人间。其生前所戴玉簪,据说有通灵之效,能安抚冤魂。
刘琼合上古籍,心中若有所思。她决定再次前往皇后旧居,寻找那传说中的玉簪。黑衣人得知此事后,亦表示愿意同行。
二人来到皇后旧居,只见屋内陈设依旧,仿佛皇后从未离开。他们在一处隐秘的锦盒中,终于找到了那支玉簪。玉簪通体晶莹,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刘琼小心翼翼地捧起玉簪,心中默念:“愿此玉簪能安抚宫中冤魂,还宫中一片安宁。”黑衣人亦在一旁祈祷。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阴风吹过,屋内的烛火突然熄灭。黑暗中,一个幽怨的声音传来:“玉簪虽好,却难解我心头之恨。”
刘琼与黑衣人一惊,忙点亮烛火。只见屋内空无一人,唯有那玉簪静静地躺在桌上。刘琼心中疑惑,难道这玉簪还藏着什么秘密?
次日,刘琼将此事告知唐德宗。唐德宗亦感惊讶,决定亲自前往皇后旧居查看。然而,当他们来到旧居时,却发现那玉簪已不翼而飞。
唐德宗大怒,命人严查此事。刘琼与黑衣人亦全力配合,四处搜寻玉簪的下落。然而,数日过去,玉簪依旧杳无音讯。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宫中突然又起波澜。一日深夜,御花园中传来阵阵哭声。刘琼与黑衣人闻讯赶来,只见一白衣女子飘忽在花园之中,哭声凄惨。
那女子见二人到来,缓缓转身,面露哀怨之色:“吾乃昭德皇后之妹,因嫉妒姐姐受宠,心生恶念,设计害死了她。今姐姐冤魂不散,特来向我索命。”
刘琼与黑衣人一听,恍然大悟。原来,这白衣女子竟是昭德皇后的亲妹妹,因嫉妒之心,犯下滔天大罪。
黑衣人问道:“那你可知玉簪的下落?”
女子泣道:“玉簪被我藏于一处隐秘之地,本欲以此赎罪,却未料被奸人所盗。”
刘琼忙问:“那奸人是谁?”
女子道:“我也不知他姓名,只知他身穿黑衣,行踪诡秘。”
刘琼与黑衣人一听,心中皆是一惊。难道这黑衣人与之前的黑衣人竟是同一人?然而,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那黑衣人一直与他们并肩作战,怎会突然变成奸人呢?
正在此时,一阵阴风吹过,那白衣女子突然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刘琼与黑衣人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与不安。
次日,刘琼与黑衣人决定将此事告知唐德宗。唐德宗听后,龙颜大怒,命人严查宫中所有黑衣人。然而,数日过去,依旧毫无进展。
就在众人焦头烂额之际,刘琼突然想起一事。她曾听宫中老人言,御花园中有一处隐秘的地下室,藏着无数珍宝。或许,那玉簪就被藏在那里。
于是,刘琼与黑衣人决定悄悄前往御花园地下室查看。二人趁夜深人静之时,来到御花园,四处寻找地下室的入口。终于,在一处假山之后,他们找到了那扇紧闭的铁门。
刘琼与黑衣人小心翼翼地打开铁门,走了进去。只见地下室中灯火通明,珍宝琳琅满目。他们四处搜寻,终于在一个隐秘的角落中找到了那支玉簪。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二人一惊,忙躲入一处暗角。只见一个身穿黑衣的人走了进来,正是之前那神秘的黑衣人。
刘琼心中一惊,难道这黑衣人真的是奸细?然而,当她仔细看去时,却发现这黑衣人并非之前与他们并肩作战之人。此人面容陌生,眼神阴鸷。
只见那黑衣人走到玉簪前,拿起玉簪细细端详。突然,他面露狰狞之色:“哈哈,终于找到你了。有了这玉簪,我就能号令宫中冤魂,为所欲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