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菁闻言,神色凝重,沉吟片刻,道:“公子蒙冤,小女子虽不才,亦愿倾尽所能,助公子一臂之力。”男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道:“小姐高义,吾感激不尽。然此事凶险异常,小姐须得小心为上。”
芳菁点头称是,遂与男子商议对策。二人决定分头行动,男子负责搜集证据,证明自身清白;芳菁则利用自身在宫中的影响力,暗中调查此事,寻找幕后黑手。
数日之后,男子传来消息,称已找到关键证据,但须得入宫面圣,方能洗清冤屈。芳菁闻讯,心中大喜,遂决定亲自陪同男子入宫。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芳菁身着华服,头戴珠翠,与男子并肩而行,一路之上,引来无数目光。二人行至宫门,递上名帖,不多时,便有内侍前来引领,二人遂步入宫中。
宫中景象,繁华异常,金碧辉煌,令人目不暇接。芳菁虽曾数次入宫,但每次皆心生敬畏。二人行至御花园,但见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香气袭人。高宗皇帝正与群臣赏花品茗,谈笑风生。
芳菁与男子上前行礼,高宗皇帝抬头一看,但见芳菁容颜秀丽,气质非凡,不禁心生好感,问道:“此女何人?”芳菁急忙上前答道:“臣女乃胡芳菁,特来拜见陛下。”高宗皇帝点头笑道:“原来是胡爱卿之女,果然名不虚传。”
男子见状,急忙呈上证据,道:“陛下,臣有冤情,恳请陛下为臣做主。”高宗皇帝接过证据,细细观之,但见其上记载之事,条理清晰,证据确凿,不禁眉头紧锁。
此时,一旁的太监总管上前,低声在高宗皇帝耳边言语几句。高宗皇帝闻言,脸色大变,怒目而视男子,道:“大胆狂徒,竟敢伪造证据,欺君罔上!”男子闻言,大惊失色,急忙跪倒在地,道:“陛下明鉴,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虚假。”
芳菁见状,心中焦急万分,急忙上前道:“陛下,臣女愿以性命担保,此人所言非虚,请陛下明察秋毫。”高宗皇帝闻言,沉吟片刻,道:“此事关系重大,须得详加调查,方能水落石出。”
说罢,高宗皇帝便命人将男子暂时收押,待查明真相后再做定夺。芳菁见状,心中悲痛万分,却也无可奈何。
是夜,月黑风高,星汉稀疏。芳菁独坐闺房,手中紧握男子所赠之玉佩,心中思绪万千。忽闻窗外异响,芳菁心中一惊,起身窥视,但见一黑衣人影,悄然立于窗外。
芳菁心中一喜,以为男子前来,急忙开窗相迎。然而,待那黑衣人影走进屋内,芳菁才发现,此人并非男子,而是一陌生老妪。那老妪身披黑袍,面容枯槁,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阴森之气。
芳菁心中大惊,急欲呼救,却觉一股阴冷之气,自老妪身上透出,直逼心脉。芳菁口中默念佛经,手中紧握符咒,试图抵御老妪之侵扰。然而,那老妪之力,愈发强大,芳菁渐感力不从心。
正当芳菁绝望之际,忽闻窗外传来一声厉喝:“妖孽休走!吾来也!”芳菁心中一喜,知是那男子前来相救。只见男子手持宝剑,身形矫健,如入无人之境,直逼那老妪而来。
男子挥剑斩向老妪,老妪身形一闪,躲过一剑。二人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芳菁趁机挣脱老妪之束缚,瘫倒在地,大口喘息。
男子见状,心中焦急万分,道:“小姐,你且退到一旁,待吾斩了这妖孽,再来救你。”芳菁点头称是,挣扎着爬起身来,退到一旁。
只见那男子与老妪斗得愈发激烈,剑光闪烁,寒气逼人。忽闻一声惨叫,芳菁抬头一看,只见那老妪已被男子一剑穿心,倒地不起。芳菁心中大喜,急忙上前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