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婉儿闻言,泪如雨下,道:“那民女该如何是好?”
玄清道长道:“姑娘莫急。贫道有一计,或可助姑娘脱困。”
柳婉儿闻言,心中稍安,急问其计。
玄清道长道:“那组织既图谋不轨,必有所图。贫道料其近日必有行动。姑娘可假意投诚,混入其中,待其行动之时,再寻机逃脱,向皇上禀明此事。”
柳婉儿闻言,心中犹豫不决。玄清道长见状,道:“姑娘若不愿冒险,亦可留在此处,贫道自会护你周全。只是那组织若得知姑娘未死,定会再来追杀。姑娘须得终日提心吊胆,难以安宁。”
柳婉儿闻言,咬了咬牙,道:“道长所言极是。民女愿假意投诚,混入那组织之中,为皇上除此奸佞!”
玄清道长闻言大喜,道:“姑娘果然巾帼不让须眉。贫道这就为姑娘安排一切。”
于是,玄清道长将柳婉儿藏于一处密室之中,又命人伪造其已死之假象,以迷惑那组织之人。
且说那组织之人得知柳婉儿已死,皆大欢喜,以为再无后顾之忧。然而,他们却不知,柳婉儿已暗中混入其中,准备将他们一网打尽。
柳婉儿在那组织中,小心翼翼地行事,生怕露出破绽。她逐渐发现,那组织之人皆是一些心怀不满、欲图谋反之人。他们暗中勾结,意图推翻皇上,自立为王。
柳婉儿心中暗自思量:“此等奸佞之徒,若不除之,必成大患。”于是,她更加坚定了为皇上除此奸佞之决心。
且说那组织之人,近日来愈发嚣张,已开始在宫中四处活动,准备其谋反之事。柳婉儿见状,心中焦急万分,欲寻机向皇上禀明此事。
然而,那组织之人监视甚严,柳婉儿始终难以脱身。她心中暗自思量:“若再拖延下去,只恐那组织之人已发动谋反,到时再想禀明皇上,已来不及了。”
正当此时,忽听得一阵琴声传来。那琴声悠扬动听,却带着一股浩然正气,令柳婉儿心中一动。她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着素衣的女子,正坐在一处偏僻宫院中抚琴。
那女子面容绝美,气质出尘,正是胡芳菁。柳婉儿心中大喜,急忙上前,将自己如何混入那组织、如何欲向皇上禀明此事之事一一告知胡芳菁。
胡芳菁闻言,神色凝重,道:“此事关系重大,须得谨慎行事。你且在此稍候,我自会寻机向皇上禀明此事。”
柳婉儿闻言,心中稍安,遂在宫院中等待胡芳菁的消息。
且说胡芳菁离开宫院后,心中暗自思量:“那组织之人图谋不轨,已多时矣。此番若不将他们一网打尽,只恐宫中再无宁日。”
于是,她决定亲自前往御书房,向皇上禀明此事。然而,那御书房守卫森严,胡芳菁难以靠近。她心中暗自思量:“若强行闯入,只恐打草惊蛇。须得寻一良机,方能成功。”
正当此时,忽见一名小太监匆匆而来,手持一封密信。胡芳菁心中一动,急忙上前,将那小太监拦住。
她假意与那小太监攀谈,趁其不备,将密信夺入手中。那小太监见状大惊,欲要呼喊,却被胡芳菁一把捂住口鼻,晕倒在地。
胡芳菁打开密信一看,只见信中言道:“那组织之人今夜子时,将在御花园中密谋大事。望大人速速前往,以绝后患。”
胡芳菁心中大喜,暗想:“此乃天赐良机也!”于是,她悄悄将密信藏于袖中,转身离去。
且说胡芳菁回到宫院,将密信之事告知柳婉儿。柳婉儿闻言大喜,道:“此番定可将那组织之人一网打尽!”
于是,二人商议了一番计划,决定在今夜子时,前往御花园,将那组织之人擒获。
且说当夜,月黑风高,宫中一片寂静。胡芳菁与柳婉儿悄悄来到御花园外,只见园中灯火阑珊,似有人影攒动。
二人心中暗自戒备,悄悄靠近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