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家坳回来,林羡激动的心情并没有得到平复。
花了几天,这才在张建信来到的时候,才和大队长一起去迎接。
柳沟子大队有一处小山,那处地方都是黄土山,和其余的黑土地黑泥比起来,属于下等田地,没啥营养。
因此没被利用起来,可这位张同志一来,就激动地点了那座小山:“就建在那儿,这可是上好的材料,都不用我们再去寻找,又减少了一个材料费,柳队长,你们这儿是个好地方啊!”
大队长同样激动得不行,他属实没想到,队上一点儿作用都没有的小山,居然会是他们未来的钱袋子。
“好好好,辛苦张同志为我们指点指点。”
“既然我来了这里,那就代表着我会好好做,柳队长,这下你需要做的事儿,就是选出几个壮劳动力,跟着咱挖窑,还有几个机灵的学徒跟着我学习,只有三个月时间,咱们得抓紧啊。”
虽然张建信也想多留一段时间,给家里添点进项,可他明白,三个月已经是极限,听说这个大队很穷,没有更多的钱支付他的工钱 。
“张同志,您看这需不需要一些特别的手艺?”这个机灵的学徒,实在是不好拿捏啊。
这个活儿谁不想要,大家都明白,要是学会一门技术,在以往那都得自己带着钱去找老师傅学,几乎得把师傅奉为父亲,任打任罚,还不一定能学到真本领。
都说学会徒弟饿死师傅,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因此那些有手艺的大师傅们,谁也不乐意教出自己的绝学,万一徒弟成器了把自己给弄倒咋办?
可现在却没这个顾虑,张同志是京市人,他也已经让出工作,他们也没给工资,肯定会把自己的手艺完完整整地交出来。
不用交学费,还能白学技术,谁不想来?
更何况后期学会了,肯定和当工人没两样,等张同志回京市,他们不就是大师傅了?
就连大队长也心动了,他想让自家二儿子来学一学。
张建信也很为难,他一辈子勤勤恳恳,没念过多少书,他们这活儿也没必要学多少,只要掌握技术就成,让他动脑子,他也没这个本事啊。
于是,他只好把目光转移到林羡身上,听说这位同志高中毕业,还是知青,知道的肯定多。
林羡:“……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过张同志,这技术活是不是得手灵巧的?或者学历最高的?”
“当然是最灵巧的,咱这就是手艺活,还得要体力好的,不然也做不了这活儿。”
柳红军:“说到体力,咱大队的男同志一点儿也不缺,都是壮实的汉子,甚至女同志也厉害,但这手灵巧的——”
大队长犯了难,也把目光投向林羡。
“那我说说我的想法?”
林羡眨了眨眼,看来这活儿她是必做不可!
“当然,林知青,你别忘了,咱这作坊你也在里面担了职的。”
没错,柳沟子大队第一个缸瓦窑集体作坊,由大队作为主人,但也不是全部的队员都得干活。
更多的人是拿分成,按照每个人的工分来分配,但也需要干活做事的,他们就和城里人差不多,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但也是按照工分的方式发放,年末根据工分发钱。
而林羡,会在作坊里担任副坊长,大队长是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