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你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你给我一句痛快话,愿意拜我为师吗?我这可能有一些你生而不知的东西!”
嚯!你这老头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好吧?
我还以为你得对我的言语嗤之以鼻呢,没想到你直接问我愿不愿意拜师。
我还以为你会说:小子狂妄,来人,给我轰出去!
我要是不答应是不是显得我没有气魄?
“那师父您先是考验个三年五载,还是直接磕头敬茶拜师父啊?”
郑大夫还没回答,一个年轻的声音从后堂方向传来。
“爹,您这是认真的要收徒弟吗?”
说话的是郑朝山,郑大夫的大儿子,同时也是大徒弟。
此时,他手里还拿着那郑朝庆交给他的药方呢,显然是刚刚过来。
郑朝山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收徒绝对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个名医来说,必须慎之又慎。
不仅仅是怕所托非人,技艺失传,更是怕不良徒弟坏了师父名声,甚至是给师父带来灾难。
那要慎重到什么程度呢?
一般情况下都要对徒弟的上三代做一下调查。
通过了调查还要先收做记名弟子考验个三年五载。
这也是一般师父愿意收儿徒的原因,小孩子是不会有什么坏心眼的,教什么学什么,可塑性强。
郑朝山这一句话也是在提醒父亲,不能着了这个小孩子的道儿,激将法可不能这么容易生效。
郑大夫岂能不知道儿子的意思,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虑。
何大清也是烟袋斜街上的老街坊了,祖孙三代他都认识,也都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一家子都是只管做菜不问来客的本分人!
至于这孩子的品行吗?
慢慢看吧,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需待七年期!
闻其言观其行,方能知人品。
“朝山啊,你先给病人抓药,叮嘱好病人煎药的方法,我要先给大清媳妇把下脉,收徒的事儿之后再宣布。”
说着他就回到了方桌后面,示意浦霞坐在他对面。
中医诊脉一般需要三到五分钟,一般经验丰富的高手需要三分钟,否则至少需要五分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所以方桌周围的人都安静的很。
何雨柱一直注意观察着郑大夫的手法。
何大清则是在猜测自家媳妇是不是真的生了病。
而郑朝庆则是期盼着他叔儿快点诊完病,好公布收徒的信息,那样它就可以去做他想做的事儿了。
郑朝山见他爹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他是知道他爹的脾气秉性的,说多了反而不好,于是就到药柜那里照方抓药去了。
……
“大清啊,你媳妇这是喜脉,恭喜你要添麟儿了。”
此言一出,何大清都快乐疯了,“多谢郑神医,多谢郑神医啊!媳妇,我的好媳妇唉,我真是太高兴了。”
不过郑大夫的话听到何雨柱耳朵里,那含意就丰富了。
首先一点,,这位郑大夫的医术比他的中医医术要高很多,因为他诊断出来了,浦霞这是第一胎,之前没有生过孩子。
否则的话,他应该说是“再添麟儿”,而不是“要添麟儿了”,因为何雨柱这个大儿子就在旁边站着呢!
再有一点,郑大夫通过脉象诊断出了浦霞腹中的是个男孩。
这两点何雨柱都没有诊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