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天站在昏暗的地下室里,手中紧握着那份单薄的报告。纸页已经泛黄,边缘被揉得起了毛边。他轻轻摩挲着纸张,仿佛能从这些字里行间触摸到那些逝去的生命。地下室里只有一盏昏黄的油灯,摇曳的火光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
"这份报告还不够。"他低声自语,声音在地下室的石壁间回荡。
身后的木箱上堆满了成捆的文件,都是从各个避难所搜集来的幸存者口述记录。李昊天放下手中的报告,转身走向木箱。他的手指在文件堆中划过,带起一阵细微的灰尘。这些文件记录了太多血泪,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每一行文字都浸透着无法抹去的伤痛。
他抽出一份文件,在油灯下仔细阅读。这是一位老妇人的口述,字迹歪歪扭扭,却清晰记录下了那个阴冷的清晨——日军冲进她家,当着她丈夫的面强暴了她。她的丈夫试图反抗,却被刺刀刺穿了胸膛。李昊天的指尖微微发抖,他继续往下读,老妇人的描述越来越详细:日军士兵的狞笑,丈夫的惨叫声,鲜血溅在她脸上的温度......
"这些还不够。"他合上文件,喃喃自语,"证据,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地下室的木门被轻轻推开,苏婉清端着一碗热汤走了进来。她的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李昊天抬起头,看到她脸上还未完全消退的疲惫。这些天,她一直在各个避难所之间奔波,收集幸存者的证词。
"喝点汤吧。"苏婉清将碗放在桌上,"你昨晚又通宵了。"
"证据还不够。"李昊天没有去碰那碗汤,"约翰需要更有力的证据。"
"我们已经有几百份证词了。"苏婉清走到木箱前,轻轻抚摸着那些文件,"这些都不够吗?"
李昊天摇摇头:"这些都是幸存者的证词,我们需要的是铁证,是无可辩驳的证据。"他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幅南京城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日军在城中设立了多个临时指挥所,那里一定留有文件、命令、日记......"
苏婉清走到他身边,看着地图上那些刺目的红色标记:"你想潜入日军的指挥所?"
"必须冒险。"李昊天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如果能找到日军的作战命令,或者他们的屠杀计划......"
"太危险了。"苏婉清打断他,"现在城里到处都是日军的巡逻队,每个指挥所都有重兵把守。"
李昊天转过身,握住苏婉清的手:"但我们别无选择。约翰说,国际红十字会需要确凿的证据才能介入。如果我们能拿到日军的内部文件,就能让全世界看到真相。"
苏婉清沉默了片刻,轻轻点头:"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李昊天立刻拒绝,"这太危险了。"
"你知道的,没有我,你不可能成功。"苏婉清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熟悉日语,能看懂他们的文件。而且......"她停顿了一下,"我们一直都是并肩作战的。"
李昊天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他知道苏婉清说得对,这次行动需要她的帮助。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开始为行动做准备。李昊天从地下室里翻出一个破旧的相机,这是他们唯一能用来拍摄证据的工具。苏婉清则准备了日军的军服,这是从一个被击毙的日军军官身上剥下来的。
行动的那天晚上,天空飘着细雨。李昊天和苏婉清穿着日军的军服,趁着夜色潜入城中。街道上寂静无声,只有巡逻队的脚步声偶尔传来。他们贴着墙根前进,雨水顺着帽檐滴落。
目标指挥所就在前方的一栋洋楼里。李昊天做了个手势,两人迅速分开。苏婉清会日语,可以混入指挥所打听情报,而李昊天则负责在外围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