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销量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突破记录,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不绝于耳。人们震惊于日军的暴行,更愤怒于国际社会的沉默。
与此同时,新闻通过电报迅速传遍全球。纽约、巴黎、柏林……各大城市的报纸纷纷转载这一新闻。国际舆论迅速发酵,各国政府也开始对日军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英国首相在议会上公开表示:“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令人发指,我们强烈谴责这种违反人道主义的行为。”美国国务院也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对日军的行为进行彻查。甚至连德国和意大利等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也迫于国际压力,开始重新审视与日本的外交关系。
日军在南京的阴谋被彻底曝光,国际社会的谴责声浪如潮水般涌来。日本政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东京的外交部门疲于应对各国媒体的质问,甚至不得不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试图平息舆论。
然而,真相已经无法掩盖。
在南京城内,李昊天和苏婉清通过秘密电台收听到了国际新闻的报道。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
“成功了……”苏婉清低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光。
李昊天点了点头,握紧了她的手:“约翰没有让我们失望。国际社会的压力会让日军不得不收敛他们的暴行。”
“但我们还不能松懈。”苏婉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日军的报复可能会更加疯狂。”
“我知道。”李昊天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但至少,我们已经让世界知道了真相。接下来,我们需要继续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日军高层也因为国际舆论的压力而陷入了混乱。山本一郎在指挥部内大发雷霆,桌上的文件被他狠狠摔在地上。
“八嘎!这些文件怎么会泄露出去!”他怒吼道,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恐惧。
“山本大佐,我们已经查到了线索。”一名军官低声说道,“这些文件很可能是从南京的地下抗日组织泄露出去的。”
“地下抗日组织?”山本一郎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立刻派人去查!一定要找到他们,彻底消灭!”
然而,日军的行动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国际社会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收敛在南京的暴行,甚至不得不撤出部分兵力。南京城内的百姓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在伦敦,约翰·史密斯站在报社的窗前,望着远处的泰晤士河,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这场战斗还远未结束,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李昊天,苏婉清……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他低声喃喃,仿佛在对着远方的南京城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