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吃了饭,张北玄又动身前往皇宫去了。
如今的张北玄,现在即使没有书面或是口头指令,也能随意进出皇宫大门。
实际上自从朱标继位开始,第二天起就已经告知各城门守卫:
无论何时,只要永安王来访,均无需阻拦,可以直接通行。
因此,守卫只是简单打了声招呼而已。
“帝师大人,皇上有令,若你来临皇宫,已备好了马车。”
“专门为帝师大人你准备的。”
守卫指了指右手边,就看到一个由三匹矫健马匹拉着的精致马车。
张北玄见状,并未推辞,随即上了马车,向着宫殿方向而去。
从这番举动来看,显然朱标遇到了什么棘手之事,否则也不会这般着急。
抵达殿内,只见朱标、朱元璋及朱棣、朱高炽四人正围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研究被他带回来的火箭炮。
“张北玄,这便是火箭炮吗?”
见到张北玄到来,朱标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没错,这就是火箭炮。”张北玄打着哈欠回答道。
“这也算是火器之一吗?”朱棣追问道。
“自然是。”张北玄肯定地说。
“刀枪棍棒这些归为冷兵器范畴,但火器、爆炸物等则属于热兵器。”
“你们如果能深入研究我给你的书,自然就能制造出这种武器。”
“那么火箭炮也能仿制出来吗?”朱标显得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
虽说他对火器相当重视,但未曾料想到这种武器竟有如此威力!
如果不是听朱元璋亲口讲述过,说这种武器能够瞬间消灭上百名全副武装的禁军,他或许根本不会相信。
“当然可以。”张北玄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闻言后,朱标沉思片刻,随后转向张北玄:
“朕此次召见你,另有目的。”
“虽然朝廷人才济济,却缺少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
“科举考上来的大都是读书人,虽适合做官,但技术研发并非其长项啊!”
对此,张北玄直言不讳地回应道:“这个问题很简单!”
“继续沿用科举制度,不过需更名即可!”
“更名?”朱标好奇追问。
“对!不妨叫做‘大明职业技能考试’。”张北玄解释道。
“参加选拔者无需撰写文稿,而是在其专长领域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例如木匠,考察实操技巧;铁匠则侧重于高效完成金属加工等等。”
“然后,各个技术领域的顶尖人才,都要给他们授予相应的官职,以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其中。”
尽管这种方式看似简单,但对于平民们的积极性来说,却是极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这样一来,不仅能吸引技艺出众的手工艺人参加考试,也极大提高了朝廷发现来之不易的技术人才的速度。
也能百姓们的提高积极性!
“真是个好主意!”
朱标激动不已,连声称赞:“这么好的策略为何朕没早想到呢!以官职作为激励机制,定能使民间兴起一股追求卓越之风!”
但在一旁静观其变的朱元璋,则是皱起眉头,提出了质疑:“咱觉得啊,这样做会不会导致财政压力过大呢?”
对于朱元璋的担忧,张北玄只是轻轻一笑,并未表现出过多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