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未亮时,百官齐聚奉天殿进行大朝会。
宽阔雄伟的大殿此时显得异常拥挤。
几乎应天府内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伯爵以上的功勋,全都按时到齐。
但今日,李善长不在其中。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朱标则是站在一旁。
“很久没跟大伙一起聚会了,老了以后特别怀念过去的日子,能见到你们这些熟悉的老面孔,咱真是高兴。”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各自的疑虑。
没有人知道今天朱元璋为何如此兴师动众。
“启奏太上皇!”
“李善长请求辞去官职,并希望陛下允许其家族解散归乡,颐养天年。”一位官员在此刻启奏道。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所有人的眼睛瞪得滚圆,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李善长要辞官?
这不是开玩笑吗?
昨天他还好好地在家中呢!
现场那些淮西贵族个个脸色铁青,仿佛吃了苍蝇屎一样难看。
他们明白。
李善长主动安排族人退隐之举,无疑是自断前程。
从此以后,即便再复出,恐怕也掀不起任何波澜了。
“唉,看来韩国公真的是打算归隐山林过余生了,既然这样,咱怎能不成全他呢?”
“嗯,此事就这么定了,就让李善长的家族,回凤阳养老吧。”
朱元璋面带沉痛,语气中充满了不舍。
他知道,李善长还是狡猾,他退位,朱标上位,那他的死期可就到了,退隐是他唯一的选择!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顺水推舟,或许他自己心中,更急切地想要将李善长的族人送出应天府。
“行了!今天咱召集诸位,是有一项重要决定要告知大伙。”
朱元璋话锋一转,声音嘹亮地宣布道。
刹那间,奉天殿内的空气骤然变得紧绷,所有人都静默无声地注视着朱元璋。
“这个事情,就是改革大明藩王体制!”
改革?
藩王制度?
当听到这项重大决议时,殿内群臣与勋贵皆感到震惊不已。
大多数人脸上写满了疑惑。
“皇帝,请你将咱的改革方法,解释一下。”朱元璋下令说。
“是。”
朱标应声而答,从衣袖中取出了一份文书并大声宣读起来。
朱元璋对于改革的看法颇为复杂。
但核心可以归结为两方面——重罚跟奖赏。
即减少各藩王府邸的开支,同时设立激励机制,以修补现在的藩王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听完这些构想后,大臣们无不惊叹不已。
这简直堪称一个天才方法!
事实上,朝代更迭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早已察觉到藩王制度的弊端。
虽然这一体系,并非朱元璋首创,历朝历代都有类似实践。
但在任何时期,藩王制都是一个隐患的毒瘤!
因此,不少忠臣良将深感忧虑,怕久而久之会形成头小身子大,最后撑死大明!
特别是一些藩王擅自扩充领地,以及因俸禄日益增长,从而导致的土地集中问题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