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在这样的强者面前。
自己就如同一只蚂蚁,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摆布。
朱元璋并未在意吴三桂的神情,目光转向张北玄说:
“张北玄,山海关那边,已经处理妥当,那个名叫多尔衮的人,也被三活捉了。”
“按照你的规划,下一步应当是回顺天府对吗?”
张北玄点头同意道:“没错,处理掉多尔衮之后,朱由检最大的威胁就消失了。”
“对于剩下的起义军,一旦回到顺天府,得到那七千万两银子的支持后,相信以朱由检的能力,定能让这些人自行瓦解。”
听闻此言,朱元璋不屑地冷笑道:“那群乌合之众,居然妄图造反?”
“这次非得让他们好好明白,造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随即下令道,“老大,老四,你们两个去通知所有人,明天一早就启程返回京城,咱要把顺天府收回来!”
闻言,朱标和朱棣立刻点头。
这一连串的变化,令朱由检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
在他的内心深处,终于见到了光明。
在朱元璋的帮助之下,眼看就要崩溃的大明,似乎有了复兴的希望。
那自己以后,不用上吊了?
接着,朱元璋目光锐利,盯着面前低头不语的吴三桂。
即使只是一个眼神,也足以让吴三桂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背后汗如雨下,急忙单膝跪地叩首道:
“先祖,请原谅我之前的愚蠢吧!今后,我再不敢存半点二心,恳请给我机会重新开始。”
面对这样的态度,朱元璋心中稍感满意。
他也清楚,在这段日子里观察,这个吴三桂,确实是难得的勇猛战将,在现今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尤其宝贵。
考虑到目前形势复杂,加上山海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必须要有位了解这里情况,又具备足够实力的将领,坐镇此处才行。
于是他决定:“既然你真心悔过,那么咱就给你这样一个机会,继续留在山海关负责守卫。”
“如果你表现出色,未来天下安定之时,咱必定不会亏待你;但假如敢再次心生异念……后果你应该清楚得很。”朱元璋严厉地警告道。
听到这话,吴三桂顿时如释重负,并郑重其事地发下毒誓:“多谢先祖,我在此发誓,若有违誓,愿意接受万死之罪!”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朱元璋却对此不以为然。
他从来就不相信这种虚伪的话语,能够代表任何实际价值。
随后转向旁边的朱标说道:“从京城过来的忠臣良士之中,挑出一两个人,留下来监督军队运作。”
他对吴三桂直言道:“不必感到不快,咱要把丑话说在前头:这两个官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监管你,如果对此有所不满的话,现在就可以提出意见。”
其实对于被这样对待,吴三桂心中还是觉得相当难受。
以往在自己的地盘上,称王称霸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可如今,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一切安排。
因此吴三桂只能硬着头皮回应:“末将甘愿服从命令。”
在一旁目睹整个过程的朱由检,对此深有感触,学到了不少为君之道的经验教训。
他心里琢磨着,若是由自己来操作此事,则可能会采取更为圆滑的方式,让吴三桂自己猜去。
所以,在这种手段上,自己不如朱元璋一根毛。
第二天黎明时分。
近十万精兵强将,在朱元璋的带领下,踏上了返回顺天府的道路。
与此同时,在满洲军营里,收到多尔衮被捕消息后,洪承畴几近晕倒;
而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将领们,更是在得知洪承畴在大摆筵席后,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