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父子则互相投去了古怪的眼神,不忍揭露事实真相。
张北玄则沉默旁观。
寝殿中,
听到询问,赵高泪水涟涟,悲伤之情溢于言表,“禀告丞相,陛下去世已久!”
李斯闻言如遭雷劈,险些晕倒,惊问:“你说什么?”
赵高装出痛楚模样,摇了摇头并指了指卧榻方向。
李斯飞奔而去,望着已安详离世的嬴政,心中满是沉重的悲哀。
跪倒在地喊道:“陛下!”
无形间,
目睹此情此景的嬴政亦深受感动,眼眶泛红, "果然未选错良臣."
他赞叹般地颔首。
一侧的朱棣则是强忍笑意憋得满脸通红,
朱元璋也尽力控制自己的笑容, 借机责备朱棣以转移注意力,试图缓解笑意。
寝殿之中,
赵高压制住先前流露的情感变化,来到李斯身侧,表情变得平静而理智。
“丞相,如今陛下驾崩已成事实,悲痛解决不了问题,何不如我们谈谈后续计划?”
李斯缓缓抬头,眼神迷茫,对赵高的语气略有不满。
作为仅次于天子的宰相,地位崇高。
而赵高不过是主上的忠实追随者而已。
二人差距犹如云泥之别。
现在主君亡故,对方竟敢这样说话?
即便生前面对自己时,嬴政亦是恭敬有加,
内心恼火之余, 不屑回应:“中车府令似乎有些过高估量自己的位置了吧?”
他的意思显而易见:本尊乃万人之上,你凭什么与我谈论国家大事?
赵高听出了弦外之音却没有发怒,反而微笑应对。
"的确,在您的眼中我只是个仆从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对当前形势毫无发言权. 即便是卑微如狗, 手中亦掌握着能让阁下改变态度的力量。”
李斯一时愣怔。
以往那个默默无闻、从不轻易表现情绪的影子般的存在忽然变得不同寻常。
而此刻,
赵高不仅萌生了自己的主意,甚至似乎还准备与李斯进行某种形式的协商!
这实在是令人震惊。
不只是李斯。
就算是此时悬浮于半空中的嬴政,也感到了巨大的惊愕。
以前在嬴政面前,赵高总是显得卑微顺从,从未有过这样的沉稳冷静。
内殿里,
虽然李斯心中略带惊奇,但他依旧瞧不起赵高,冷笑一声,便要拂袖离开。
他认为凭借自己身为丞相的地位和曾经得到皇帝的信任,即便当今君主去世,也能牢牢掌握局面,确保国家稳定。
空中漂浮的嬴政紧攥双拳,目光中满是对李斯的信任。
“没错,就是这样!宰辅,赵高已经背叛了我,你要坚持我的意志!”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
赵高突然提高了音量说道:“丞相大人,难道你不打算先看一眼陛下留下的遗书吗?”
这句话仿佛拥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让李斯的脚步像被钉在地上一样动弹不得。
沉默许久之后,
他转过身去,注视着赵斯询问:
“陛下留下了遗命?为什么我没听说过?”
赵高嘲讽地笑起来,“堂堂丞相竟然如此不知情吗?陛下是因急病猝逝,哪还有机会告诉你呢?”
面对嘲笑,李斯虽面色不悦,但没有多想其他,重新走向赵高前伸手道:
“那么那份诏令呢?”
他心中忧虑着。
万一赵高不愿意交出来怎么办?
没想到,
赵高很直接地就把事先预备好的圣旨递给了他。
接过诏书,李斯急忙展开检查。
当读到最终将皇位传给十八子胡亥的内容时,他整个人都崩溃了,抬眼看向赵高,眼神中充满了质疑和愤怒。
大声指责道:“赵高,竟敢篡改遗嘱!”
即使事情败露,
赵高不但毫无惧色,反而笑声更为猖狂得意。
“哈哈哈哈哈!果然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一下子就洞察真相啦。”
这个瞬间,
李斯愣住了,连隐藏在虚无中的嬴政也同样陷入了困惑之中,
他们凝视着面前站立的这位完全不同以往面貌的人物,
即使是在阴谋被揭穿的情况下,仍然坦荡自若并大方承认,这般自信从容的风度,实在不像从前所认识的那个小人物,能够展示出来的特质。
“你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李斯感到迷茫无助,在赵高的变化前无所适从。
冷酷无情地注视着对方,赵高说道:“咱们心知肚明,虽说陛下不满长公子,可他是最适合登基的人选。”
“但是你想过没,如果扶苏坐上那个位置,那你作为丞相还能有今天这等权势么?”
李斯皱眉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见对方有所动摇后, 赵高马上加大了攻势,
“众所周知,扶苏最倚重的就是蒙恬将军.
未来如果让他即位的话,必然会提拔此人来做新的首席辅臣吧? 这点你不会不明白。”
沉默了一会儿后,
李斯垂下了头,不再开口。
他知道赵高说得确实有道理。
朝堂上的每个人都清楚,扶苏与蒙恬的关系已经超乎了简单的上下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