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拱手行礼,恭敬道:“多谢主君赐教。”
赵子期将手中的竹简收起来,并没有反驳叔孙通所唤的主君,只道:“得叔孙先生,乃吾之幸也。”
叔孙通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一副感动至极的神情,眼眶中甚至泛起了泪水,仿佛真的被赵子期的话语所打动。
无论内心如何想,他都要把戏演足:“主君折煞某了。”
叔孙通心中暗自得意,不枉自己特意争取到了给小公子温习典仪的机会。
叔孙通,这位儒家博士敏锐地察觉到,如今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臣子们去选择君王,而是君王开始挑选臣子。
而他,则是那个聪明地抓住机会,做出明智选择的人。
叔孙通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待叔孙通走远后,公孙轩才鬼鬼祟祟地溜进房间里来。
与赵子期相比,公孙轩对原本的历史更为熟悉。
因此,当叔孙通提出要一同前行时,公孙轩欣然同意。
毕竟,历史上但凡留名的人物都绝非等闲之辈,如果他们能够忠心耿耿地辅佐赵子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叔孙通如何?”公孙轩有些好奇赵子期的第一感官。
赵子期搬出竹简继续啃秦法:“有些才能,不过心思有点多,不过不碍事。”
大秦的律法是恨不得天下黔首每天呼吸多少下都规定好的程度,赵子期看了半个多月都没看完。
“哦”公孙轩点头,还是有些不放心:“小鱼,这叔孙通能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乃为为‘汉家儒宗’”。
汉,是历史上大秦的下一个朝代,建立者为刘季。
赵子期微微一顿,这句话上辈子公孙轩也提醒过他。
“我明白的,舅翁。”
在秦始皇之前,各个国家宗室都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秦始皇在位时虽然有削弱,但规矩还摆在那里。
对于宗室而言,认祖归宗,尤其是在乡野中长大的孩子收录入宗族,是头等大事。
好在宗正所提供的证据链完善,宗室中其他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纷纷派人前去邯郸数次求证。
但这些,依然不够。
这个时代没有DNA检验,哪怕是完整的证据链也不能百分百确定赵子期赵子矜两兄妹就是秦始皇之子。
赵子矜也就罢了,可赵子期可是位公子,如果他真的是天幕所言的“靖高祖”,那大秦的皇位差不多就落他身上。
大秦能把皇位传到一个血脉存疑的人手上???
一时间,宗室各个严阵以待。
于是赵子期这个当事人被请了过去。
愣是被扒光了,一群老头围着细细的一寸寸打量,还在那里嘀嘀咕咕。
“头顶一个旋,我记得先王和陛下都是如此,对的,没问题。”
“中指比例较高,没问题。”
“还有这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