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当了接近十年的廷尉,在那里势力根深蒂固。
就算是李斯进入牢狱有一大批人做鸟兽散,也照样不容小觑。
牢狱内常年不见光,气味刺鼻难耐,嬴晏提着食盒,畅通无阻的见到了李斯。
此时李斯身上还算整洁,端的是八方不动。
“李师叔,师侄嬴晏,久仰大名。”
嬴晏率先开口,今日他是以师门的名义拜会,总要温和些。
李斯注意到嬴晏身后的始皇亲卫若有若无的摸着剑柄。
这父子二人刚刚相认就如此默契,一个威胁一个怀柔……
李斯还记得两三年前长公子扶苏初入朝堂时的头铁。
如今,陛下有此储君,可百年无忧。
“公子折煞老臣了,您要做什么,老臣皆愿意支持。”
和蒙毅不同,李斯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他只是一个趁手的工具。
几曾何时,他李斯也是陛下的心腹大臣,能把酒言欢,抵足而眠。
但是在那件事之后,嬴政判断李斯有脱离掌控的可能性,李斯也被韩非的光芒迷住了眼……
二人之间就再没有回到从前的可能。
十九公子晏,通身气运和当年陛下一般无二。
斯自然愿意无条件支持。
嬴晏屏退众人,总算拿出了此行的目的。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聪明人都知道的道理。
大秦如今的内患便是六国贵族贼心不死。
迁贵令,算缗,告缗,酬金夺爵,分家令,告发令,恩婚。
原历史上这些绝户计经过更改、组合到一起,和大秦六代国君商议而出。
专门针对六国旧贵族。
这些加起来可比当年商鞅要疯狂的多。
绝,断子绝孙的绝。
六王之中辈分最高的秦孝公哈哈大笑,以他之前支持商鞅变法的经历给它添砖加瓦。
其他的秦王也个个集思广益。
毫不意外的,始皇帝嬴政当即便决定执行。
(可能也有当年嬴政自己想的部分在里面,毕竟嬴政在大秦覆灭后肯定反复/复盘过政策该怎么调整。)
而李斯,正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选定的那个人选。
在众多人选中,唯有李斯具备完成这项任务所需的智慧、谋略和决断力。
此时此刻的李斯,内心却是越来越感到胆寒。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那如惊涛骇浪般翻涌的心绪。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那天幕之中呈现出来的关于他的种种行为,简直愚蠢至极!
以这样的表现,他又怎能奢望有一个好的结局呢?
尤其是想到天幕所说的,李斯是畏惧他会走商鞅的后路才会背叛。
嬴政却毫不留情地将这个可怕的后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摊在了他的面前。
背叛,就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