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主播也说出来同样的话。
【没错!就是砸钱!砸钱砸的丧心病狂。
靖高祖入关之后,认同了秦军卒当中的一切未被兑换的军功。不过却不是以土地的形式。
大家还记得韩信吗?
韩信最开始就在学堂之中学习。当时的学堂其实已经完善成了:
外院教导一些基本的种地、手工、加减、天气预测等等,之后还又加上了基本的法律。
外院之中表现优异的少部分进入内院。内院则是正式教导人断文识字,百家学识,虽然贫苦人家的孩子多数时间帮商户做工,但这问题不大。
在靖建立之后靖高祖又在内院上面设立了千道院。
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和你说——千道院,在靖高祖眼中就是三公九卿,王侯将相的摇篮!
不过当时的老秦人还不知道这一点。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个选项:一、直接拿土地;二、子嗣进入内院学断文识字。
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好吗!!
土地等他们死后国君还要收回,后代还要继续上战场拼杀。但认识的字谁还能从孩子脑子里抠出来?
只要认了字,就不用像他们的先辈一样只能靠着老天爷赏饭吃了。】
蒙恬将军重新迎来了注目礼。
“将军,陛下的十九公子好像就是天上面说的靖高祖吧?”
蒙恬虽然没见过这位小公子,但他弟弟写信过来偶尔会提到。所以他回“嗯。”
问话之人满脸希冀:“那这个内外院什么时候搞出来?”
一句话又把蒙恬给干沉默了。
据他所知,十九公子满打满算才八岁。什么时候搞出来?他上哪里知道去?
【这三大院我们统称它们为“三科院”。
大靖的军功体系之中只要军功超过一定数额就能进入三科院,当然,是从外院开始。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老秦人能够在刚刚灭国后迅速归心并且爆发出超强战斗力的原因。
他们的子嗣进入内院后身边多数都是靖朝的军功之后,自然或多或少会受排挤。
他们发疯的继续渴望军功还不是为了给孩子争一口气?】
十九公子府中还在勤勤恳恳编书的一批人一瞬间就明白了十九公子的用意。
几十年前,相国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以求名留青史。他们最开始还以为十九公子是想效仿吕不韦呢。
还有人私下里嘀咕,“陛下不像………,倒是小公子像………”
没想到肤浅的是他们………
孔鲋盘算了一下,倒吸一口凉气:“这要出多少钱啊!怪不得说是纯砸钱。”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开了民智,和孔子的理念不谋而合。
不愧是荀子的徒孙。
“对了,周兄呢?”咱们十九公子的老师可不能忘了。
“他?他好像头疼的紧,就回房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