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座房屋当初修建时所耗费的银两高达两千两之巨,而这片土地更是被当作赠品白白相送。只见张好古微微摇头,缓声道:“账可不能如此计算啊!要知道,此房如今已非崭新之物,而是不折不扣的二手房产。依我看,这房子最多只能值一千两罢了。”
听闻此言,对方顿时面露难色,连忙反驳道:“张大人您这般杀价也未免过于凶狠了些吧?这房子至少得作价一千五百两,至于地价嘛,则算作三百两,加起来实实在在就是一千八百两呀!”
张好古却不为所动,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你开的这个价格着实不够实在,我确确实实是怀着诚意想要购买的。倘若你也是诚心想要出售,那就请给出一个更为合理、实在的价位来吧。”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时之间陷入了僵局。就在这时,一直在旁默默观察的叶绍袁站了出来,他充分发挥了自己长袖善舞的本领,开始在中间不断斡旋调解。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和讨价还价之后,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张好古最终以一千六百两银子成功购得了这块地皮以及其上的房屋。
交易既成,买卖双方自然免不了要签署契约并按下手印画押,以此来确保此次交易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而全程参与其中的叶绍袁则充当了中间人,见证了整个交易过程的完成。随后,他们三人一同前往宛平县衙办理相关的文书手续。那县衙的县令一见来人乃是张好古与叶绍袁,深知二人身份不凡,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顺顺利利地将一应文书全部办妥。至此,这场房屋买卖之事总算尘埃落定。
如今这土地已然到手,自然得想方设法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才好。虽说当下正值寒冬时节,但张好古心中却已盘算着要种些蔬菜出来。
于是乎,他赶忙派人去请来了宋应星和方以智两位能人。待二人到齐之后,张好古便与他们一同商议起如何实现自己的计划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先绘制一张圆形锯片的图纸。只见张好古手持笔墨,在纸上挥洒自如地勾勒出锯片的形状和尺寸,而宋应星和方以智则在一旁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着他的讲解。
图纸完成后,张好古郑重其事地将其交到两人手中,并叮嘱道:“烦请二位依照这砂轮机的原理,尽快打造出一台实用的锯子来。此外,还需大量制作平板玻璃。”原来,在此之前他们虽然已经通过摔平法成功制造出了一些平板玻璃,但数量有限且面积都不算大。
接着,张好古又向他们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利用锡采用浮法工艺来制造平板玻璃。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摔平法,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所制得的平板玻璃质量更佳、平整度更高。宋应星和方以智听完之后,对张好古的奇思妙想深感钦佩,当即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此外,还需要精心打造一辆独具特色的马车。这辆马车必须采用坚固耐用的铁制材料来制造,并且要有四个轮子以确保平稳行驶。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便是弹簧装置,它能够发挥出色的减震效果,让乘坐者即使在颠簸不平的道路上也能感受到相对舒适的体验。当然,车轮同样由铁制成,但在轮毂的外部,则要巧妙地包裹上一圈柔软且富有弹性的蒲公英胶。
显而易见,这两件物品在未来都将有着至关重要的用途。因此,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机械厂的工作重心恐怕都会集中在这辆马车上。
就在随后的十余天里,宋应星与方以智全身心地投入到机械厂的忙碌工作之中。与此同时,张好古则带领着一群技艺娴熟的瓦匠们,在新买的土地上距离房屋不远处开始砌筑起两座造型奇特的封闭式院落。这两个院子呈现出一种前低后高的独特形态,后面的围墙高达九尺,而前面的围墙却仅有一尺之高。不仅如此,两侧也被严严实实地封堵起来,并分别设置了一扇大门。其宽度约为一丈二左右,长度则达到了惊人的百丈。
这种奇形怪状的建筑样式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以至于周围所有人都对它们的用途感到茫然不解。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建筑物相当坚固,因为建造时使用的是优质的水泥和砖块等材料。又过了大约十来天后,方以智率领团队来到了这座崭新的宅院处,他们将刚刚制作完成的新型锯具挑选了一处空旷之地进行安装调试。同时,为了保护锯具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特地在其外侧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棚子。值得一提的是,这台锯具是通过先进的蒸汽锅来提供动力驱动运转的。
经过整整两天的紧锣密鼓地安装之后,一台崭新的锯床终于赫然呈现在张好古的眼前。这台锯床的平台乃是由厚实的木板精心打造而成,而那锋利无比的锯片则露出约一尺有余。尽管整体看上去略显简陋,但与之前的砂轮机相比,它显然具备实际可用的功能。
此时,张好古气定神闲地指挥着几个身强力壮的人,将一根粗壮的木头小心翼翼地抬到锯床上。伴随着蒸汽锅的轰鸣声,锯片开始飞速旋转起来。紧接着,在张好古的示意下,木头被缓缓地向前推送过去。令人惊喜的是,只见那坚硬的木头仿佛遇到了克星一般,在锯片的切割之下,竟然轻而易举地就被一点点割开了。
刹那间,锯末如同雪花般四处飞溅开来。望着这一幕,张好古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脸上更是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站在一旁的方以智见此情景,同样也是喜笑颜开,眼中满是对这新发明的赞赏之意。